记者 肖雯 整理
□话题来由
3月1日本报刊登《“五强争霸”取代“三足鼎立”》一文,看到在劳动路、圭斋路、新文路、金沙路等处有五家大型超市,是不是又将迎来一场市场争夺大战?是否能更好带动市民消费呢?超市密集路段是不是又会造成交通拥堵呢?请听听大家的观点。
□讨论现场
【乐观派】商业兴起是市场优胜劣汰结果
市民寻女士:大型超市多了,利于市民购物,我是一名家庭主妇,购物可以货比三家,更方便了。
市民魏先生:老婆喜欢周末逛超市,每次逛完总唠叨,货品太少、折扣太少,还是去长沙好。这次新开了大型超市,希望老婆会更开心购物。
网友“琪琪笑”:大型超市贴身肉搏,让零售商感到“厌烦”,老百姓却认为事情不坏。可能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家门口的超市多多益善,大家竞争激烈点,东西自然就便宜了。至于不断有超市倒闭,那也是商业导致市场优胜劣汰的结果。
网友“大智若愚”:由于商家存在“先入后入”的问题,会干扰一些零售企业原先的开店计划。而这种规划下,企业之间可以通过并购方式扩张网点。这样无论经营者是谁,只要经营业绩好就不会浪费资源,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行业发展。
【疑虑派】扎堆开店易形成恶性竞争
网友“爱情海”:超市密集也会引起人员密集,同时交通也更加拥堵。
网友“密云鸟”:浏阳商业越来越繁荣,可能商业网点越来越多,大商场越来越多,但是并不等于人员密集场所安全可以松懈了,其实新的变化依然存在风险,所以更需要安全的管理,包括超市安全和交通安全。
网友“帅叔”:我认为超市多一方面是居民购买力旺盛的表象,另一方面也是商家对新兴城市的信心才造成高度密集。有可能造成的恶果就是城区无法均衡发展,中心地区造成人流高度拥塞。城市居民只能在高度无奈中“集中消费”,一个管理阶层的失败,更是一座城市的失败。
网友“我是谁?”:将来都是把车停在行政中心、南站、西北站,再坐公交车进城来购物。
网友“飞羽”:如果城市的发展建立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城市病”就会减少到最低程度。我认为主要是两点造成“城市病”:基础设施不到位和公民的素质偏差。
网友“历史人家”:超市门口车流量也大,有了通程商业广场后,金沙路和浏阳河路口交通更加拥堵。一边是浏阳河市场,一边是商业广场,车辆违章停靠的也多了,给市民出行带来很多不便。
网友“桂玉”:超市选址靠得太近,扎堆开店形成恶性竞争,是陆续有超市倒闭的主要原因之一。
□专家说法
市场对资源的配置需要政府调控好
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仇向洋:商业布局的合理可以用市场经过一定时间的调解达到均衡,也可以政府按规律规划,这样才能为社会节约资源,优化配置。零售行业的总体销售额是一定的,如果投资过多容易造成全行业的亏损,规划牵涉到整个社会投资效率的问题。市场对资源的配置是基础性的,调控也是政府的责任。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洪涛:在同一时期同一区域内,相同和相近业态采取不正当手段和非理性方式竞争,容易导致关联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损失,最终可能是两败俱伤和多败俱伤,继续盲目发展,必然导致资源过剩。出台商业网点规划条例,可以解决目前在零售领域无法可依的状态。
下期话题
在三聚氰胺毒奶的阴影还未消失之时,激素奶又进入中国人的生活,并最先危害到最脆弱的孩子,现在“皮革奶”又来了,很多市民疑惑到底要喝什么样的牛奶才放心?是选择国产牛奶还是进口牛奶,您有何高见?如果家人常喝牛奶,你会继续坚持喝奶的习惯吗?欢迎通过以下五种方式(热线83830000;短信15073130000;QQ139870078;论坛bbs.lyrb.com.cn;新浪微博@hnlyrb)参与互动话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