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怀念货郎踩着青石板时的吆喝

2011-07-08 08:55:47 浏阳网| 编辑:戴鹏
字号:

浏阳网7月8日讯(口述人:胡香云、马秀英)胡香云、马秀英两位娭毑都是年轻时嫁过来,在这一住就是60多个年头。对于西河街,她们有太多的印象,或是亲身经历的,或是年长老人们告之的。
    我们这条老街原先就叫西河街,看看我们的老房子,上面还留有很久以前的门牌号。原先这条路也挺长的,一头延伸到西门口,与金沙路交接;一头弯弯曲曲到浏阳河边上,就是如今才常广场的步行街口。那时我们的老房子背后就是浏阳河沙洲,不像如今是高楼大厦。
    我记得这里最明显的建筑是“天主堂”。是那时苏联人建起的,风格跟我们都不同,很气派。人家的习惯也跟我们不同,我们会在家门口种蔬菜,他们在房子旁边种葡萄,还用布包着。
    这里以前还有一栋祠堂,是“王家”的。门前立着两个大石狮,一级阶梯半个人高,每逢清明,祠堂就会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活动。在1951年以前,大家的房租钱也都是交给王氏兄弟。
    莫看这条街如今破破烂烂的,以前可热闹着呢。我们这条街是个集市,解放前很多人在这里卖东西,都是柜台式,店面门板也是一张张嵌进去的那种。当时的罗家米铺就很出名,就在我们隔壁。
    “住了一辈子,还是最最怀念那时货郎的吆喝声呀。”胡香云说,“以前的货郎喜欢喊:‘卖碱水粑粑啦’,孩子们就跟着嚷:‘卖眼屎巴巴啦’,货郎很生气说:‘碱水粑粑!热的!’,孩子们就回他‘眼屎巴巴!热的!’总是气得货郎胡子一翘一翘的呢……”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