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捞刀河源头捞出十吨重阴沉木

2011-10-24 10:29:13 浏阳网| 编辑:戴鹏
字号:


罕见阴沉木的“出水”也引起了文物部门的兴趣。据称,这块阴沉木为浏阳首例。罗时茂摄

专家:系浏阳首例,可能已在水底“蛰伏”近万年

浏阳网10月24日讯(浏阳日报记者 罗时茂)乡邻从河里捡来当柴火的“黑色木头”,引起了年轻的雕刻工匠付志稳的极大兴趣。当他花重金请吊车把这根十吨重的奇怪木头运回家时,还有人以为他疯了。

近日,经过文物专家现场鉴定,这根木头属于在水底历经数千年甚至万年才能形成的阴沉木。其地位是“浏阳首例”,它在捞刀河源头默默修炼了数千年,一出水便称王。

年轻工匠河中发现十吨重“黑色木头”

龙伏镇龙伏村30岁的付志稳一心钻研雕刻技艺,有不错的国画功底,近年对菊花石雕和木雕产生浓厚兴趣。

今年5月份的一天,他回家时听父亲说起从捞刀河里捡了一些“黑色的木头,很重,跟铁棍样的”。付志稳平时喜欢收集树根做根雕,这种奇怪的木头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可当他来到离家不远的河边时,父亲堆积在河边的“黑色木头”已被邻居就地砍断,拿回家当柴火了。

但付志稳没死心,接连几天顺着捞刀河搜寻。他要的只是几根“黑色木头”拿来做根雕而已。

捞刀河源头水清见底,突然,付志稳站在岸边发现不远处的深水区域能看到一团黑色的东西。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踏着齐腰深的水靠上去,这块“看起来像石头”的东西横躺在河床上,

大部分埋在河沙淤泥中。摸了好一阵子,付志稳找到了一小块尖锐的边角,用力一掰竟然折断了,拿出水面一看,却是一块木头,不过,乌黑的颜色说明这正是他费尽心思要找的“黑色木头”。

他立即请来吊车,好不容易将这块奇怪的木头吊出水面。放到货车上时,围栏都被压弯,“刚出水时不下十吨。”有十七八米长,可惜起吊时从中折断,根部和树梢分家。

木头特征与阴沉木的重要特征吻合

要柴火,农村的山上多得是。付志稳从河里吊起一块“烂木头”,让一些人嗤之以鼻。

这“黑色的木头”到底是什么来头?周围没有可问之人,付志稳隐约记起曾在一些书刊上见到黑色的木雕,他立刻上网搜索,发现与“阴沉木”的外部特征吻合。

听说阴沉木焚烧出的是黄色的灰,他立刻锯下一块边角点燃,果然不是普通木头烧出的白色灰烬,而是金黄色,两指捏起来也很细腻。这进一步印证他从河里找到的极有可能是罕见的阴沉木,“当时就有人来看,出价数十万。”

为了验明正身,近日,记者约请市文物局的专家一起来到付志稳的老家。这块巨大的木头就放在他家门口,为了防止暴晒,他特意用塑料布盖上。

“可能是出水后外部环境变了,有的地方开始开裂。”付志稳说。记者发现,根部的这一端能完全看出树形,表面经水流冲刷变得光滑,细小的根系已经看不到,埋在泥沙中的一面还有保存完好的树皮。而树梢一端体积更大,却奇形怪状,一些地方呈明显的黑色,摸上去还有温润感。

历经数千甚至万年,体积之大长沙地区罕见

这块木头出水的水域位于捞刀河源头与另一条支流的交汇处。“这棵树三个人应该抱不了,树高至少20米以上,在树倒之前可能就有七八百甚至上千年树龄。”在岸边,市文物局专家任新民分析,或许是洪水导致岸边塌方,这棵大树因此倒在河床上。泥沙掩埋、水的密封形成缺氧高压的炭化条件,“历经数千甚至万年,才形成了阴沉木。”

阴沉木又称乌木或炭化木,有“东方神木”之称。是在特定的地下水、土、温度等自然条件下和适应的矿物质中才能形成。古时达官显贵都把乌木家具及工艺品视作传家之宝和辟邪之物,尤为珍爱。

“这起码证明在远古时候就有捞刀河水域。”任新民说,虽然这棵树还没有完整炭化,但其体积比平江、株洲等地出土的阴沉木大得多,“在长沙地区应该算较大的,在浏阳是首例。”

任新民认为,或许再过千年,这棵树会炭化得更加完整。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