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河上发生多起落水身亡事故,市民呼吁沿河放置救生圈

2012-04-27 09:21:11 浏阳网| 编辑:戴鹏
字号:


杭州西湖边上放置的救生圈设备,成为创新文明城市的又一新举措。

“放置后会不会被偷走或恶意损坏”引思考,但已有捐赠意愿的市民说:“不能因为怕遭破坏就不放”

清晨5时,有人落水,冷亮在刺骨的浏阳河中搜救半小时之久,最终因体力不支牺牲。

悲剧发生后,就有网友在浏阳论坛发帖,建议在浏阳河两边放置救生圈,“如果在浏阳河两边设置200个救生圈,就像设置消防器材一样备用,救人就不会牺牲。”

事实上,浏阳河上每年都发生多起悲剧。除少数被救起外,大多因缺乏水上应急救援机制,被河水无情吞没。“我觉得放置救生圈是可行的。”昨日,市民政局副局长孔石明表示:如果可以,民政部门可以发动一些企业捐赠救生圈。

浏阳网4月27日讯(记者 罗时茂)

“沿河放置救生圈”引关注

冷亮跳水救人时,他的朋友焦急地在附近寻找救生工具,但因时间太早,门店都没开门。

“以前我住在浏阳河边,那时候能走到河边上去,不像现在只能站在高高的河岸上。”孔石明总觉得跟武汉外滩公园将长江江岸打造成亲水公园相比,浏阳河岸,尤其是北岸的设计有些不人性化。

孔石明觉得,站在离河面约十米高的河岸上,一般人不敢下去,即使救了人,也很难找到上岸的地方,“当然,要是河边有一些救生圈,还是能给施救人员提供一些安全保障的。”

不出他所料,“沿河放置救生圈”这个想法,很受各方关注。“这个可以啊,捐的时候算我一个。”一家广告公司老总刘昀很爽快。

另一位企业老总胡里建也很赞同。在他看来,这是做善事,花钱不多,但意义重大,它能在救人时发挥作用。“只要发挥一次的作用,救到人,它们就物超所值了。”

他们认为,目前浏阳水上应急救援机制缺乏,确实有必要采取一些简单有效的救援措施,“救生圈效果很好。”

“捐赠的话,肯定不是问题,你们报道后,大家都会响应。”身为义工的一员,刘昀甚至提出可以由义工来做一些具体事务,比如“去浏阳河路的门店宣传,大家肯定都会认捐。”

“不能因为怕遭破坏就不放”

那么,公众对放置救生圈有什么看法?“会起到作用。”市民王先生在接受采访时说,虽然自己会游泳,但徒手从河岸上跳进浏阳河救人,心里还是有些担忧。不过,“如果有救生圈,不管是对落水者还是对救人的,都是一种保障。”

“这是个好想法呀!”家住浏阳河西路的市民刘先生说,曾经一名年轻女孩坠河,人们找来找去没有好的救援工具。后来有人急中生智从夜宵店搬了张桌子扔到河里。

“如果岸边就有救生圈,就地取材,就能争取救援时间,关键的一两分钟就关系一个人的生死。”刘先生说,如果搞认捐,他也捐一个,同时还会发动自己的邻居、朋友。

“要在浏阳河两岸,还有几座桥上,分散设置。”市海事处一名负责人建议。目前,发生落水事故后,海事部门会组织应急分队划船搜救,海事部门自己有一艘快艇,但已经破损。等临时调用渡船从远处开来,早已错过最佳救援时机。

救生圈的成本一般在几十至一百元左右,另可配备救生绳、竹竿。就算加装玻璃橱窗,成本也不会太贵。资金或许不是主要问题,关键在于怎么设置?会不会被偷走或恶意损坏?对此,孔石明和两位爱心人士坐下来,进行了深度思考。

“在河边放几个救生圈,是不是鼓励别人下水?”有人提出。“冷亮的事情让我很受触动,我们不能阻止跳河的人,但至少能保护救人的人。”孔石明说。

“不能因为可能有人破坏,就不设。”孔石明同时表示,这是发生落水意外时,自救和互救的救生设施,没有意外而使用就是擅自挪用公共设施。

□新闻延伸

涉水安全是城市安全的一部分

实际上,在景观河道、事故多发水域安放救生圈等安全设施已很常见。台湾、香港等地的河、湖、海边都设有救生圈等救生器具。国内一些地方也已在尝试,上海、杭州、佛山、泉州等地均由政府投资设置救生圈。2011年,借鉴日内瓦、悉尼等城市先进经验,苏州一园区投资200万元设计建造了国内首个完备的公共水域救生设施系统,包括救生梯、救生圈(绳)、安全警示牌、救生拉手、水深标尺、警示灯具等设施。

其实,涉水安全也是城市安全的一部分,能体现一个城市的人文和细节管理。在国际上,涉水安全是世界卫生组织安全社区要考量的九大内容之一——城市景观河、公共河道的涉水安全都在范围之内。

此外,居民小区、公园、景点、社区等地的水域,都应该有一套因地制宜的安全措施。
涉水安全作为城市安全的一部分,政府相关部门可将此纳入考虑,制定合适的方案,给予事故频发地多一道防护,或许就能少一点意外。

□新闻观察

沿河救生圈考验公民素质

救生圈如何有效管理?记者发现,杭州的做法具有借鉴意义。

古新河是杭州市区唯一连通西湖和京杭运河的河流,杭州在沿岸安放了60个救生圈,还有救生抓手、救生梯、救生衣等救生设施,用于落水者的自救、互救。这被誉为该市自推出城市公交自行车后,创建文明城市的又一新举措。

不过,这类“新生事物”,难免遇到困境。据当地媒体最新报道称,安放在杭州一条河道的11个救生圈中有9个被盗。有关部门一方面加以补足,另一方面呼吁市民共同爱护、保护救生圈,以便危难时救助他人。

针对救生圈的偷盗现象,最新出台的杭州市城市河道保护管理办法规定,擅动救生圈将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香港维多利亚港——岸边同样悬挂着大量的救生圈。刚开始,市民建议救生圈要加以防护,然而公共管理专家认为:如果加锁防盗,不能起到随时取用的作用,于是每个救生圈上都写明“公共救生圈,请勿擅动”。很快,丢失率非常低的救生圈,成了香港城市文明的一道风景线。

将视线拉回浏阳,我们希望社会各界包括相关部门、企事业单位或社会公益组织等能积极参与。在救生圈的设置、管理等方面,市民有哪些建议和意见,可以拨打本报热线83830000,或登录浏阳论坛发帖,共同营造美丽、安全的浏阳河。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