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程先生来电:在城区一楼盘买了套别墅,以为从此享受“上有天下有地”的生活,谁知隔壁邻居先挖地下室,后建厨房,一再违建破坏了这种愿景。我担心房子结构受影响,会不安全。
浏阳网9月20日讯(记者 罗时茂 见习记者 王卫国 调查报道)
市民
花上百万买了个麻烦?
2010年,程琮(化名)买下一套别墅,花了110万元。然而,去年年底,他去别墅区的朋友家,顺便去看看自己的房子,不禁大惊:隔壁邻居大动干戈,正往房子下开挖。
“工人说挖地下室,要挖3米深。”可邻居没跟他协商,物业也没通知他,程琮担心会影响自己的房子。
果然,不久后,他就发现自家房子出现裂缝,地面泥土坍塌下沉,令他大为惊恐。
为了让双方都安心,挖地下室的邻居翟琉郁(化名)请建筑工程检测公司做了房屋结构安全性检测鉴定,结论“基本完好”。
让程琮懊恼的是,翟琉郁对别墅的改造并没有停止。
最近,翟琉郁又在后院建起了两间房子,“当饭厅。”且把二楼主卧的窗户打通,做成落地窗,从主卧可以直接到达饭厅顶部的露台。
这个新“长”出来的露台让程琮很火:“从他家露台一脚就可以踏进我家,不管是私密性还是安全性都受影响。”
程琮向物业反映,并以挂号信的方式向规划、城管等职能部门投诉。“规划的执法人员看了现场后当场打电话给我,说‘先不管私密性,它就是个违法建筑’。”
但目前相关部门还未处理。9月17日,程琮向物业下达最后通牒——隔壁再不恢复原貌就退房,“为了这事我们两口子心情都不好,难道我花110万还买个麻烦不成?”
现场
别墅成违建“重灾区”
记者调查发现,附近几个有别墅群的小区都存在挖地下室的违建现象,有的别墅区已成违建、改建重灾区,以挖地下室、搭建房子最为突出。
在一处在建的地下室,记者看到,整个别墅下方都被掏空了,簸箕、锄头等工具还留在地下室,地面、墙面已经初步粉刷。别墅一楼还紧挨着地基梁挖了一个坑,给地下室采光。
此外,一栋别墅入户门的混凝土顶盖都被敲掉,露出扭曲的钢筋。3名工人正在隔壁一家拆东西。
“去年开始就有人挖地下室,那是最高峰的时候。”别墅业主李女士说,“我们问了下,(挖个地下室)只要两万块钱,很划算。”
她算了笔账,地下室一般挖3米深,凭空就多出了一整层的使用面积,至少七八十个平方。即使按照程琮2010年购入的房价4400元每平方计算,挖个地下室至少“赚”了30万。
花很少的成本,就能让两百多平的别墅变成三百多平,拥有私密性更强的娱乐室、储藏室、酒窖,基本上赚了一套小户型的钱。
那么,对业主私自改造已经竣工验收并交付使用的别墅,开发商难道熟视无睹?“不行,这是违法建筑,现在都办不了证。”一家楼盘售楼部的工作人员称。
物业
保安现场制止受阻
“我们会经常制止。”一个楼盘物业负责人郭泗海表示,平时发现违建现象,物业会先口头打招呼,不听劝阻的再发通知书要求整改。未整改的,就向规划、城管等职能部门反映。
然而,“物业没执法权,无法真正制止,还会得罪业主。”郭泗海说,去年就有10多名保安因为现场制止违建被打伤。
那么,程琮所在楼盘里共有多少违法建筑?郭泗海没有正面回答:“我们的材料都报到相关部门去了,还拍了照。”他承认作为物业公司,面对日益泛滥的违建现象“确实很头疼”。
在他看来,造成违建风愈演愈烈的原因是部门处理速度太慢——等部门把程序走完,业主的改造也完成。他希望,接到违建举报,相关部门能快速执法。
部门
违建数多,需综合整治
然而,职能部门却有另外一番解释。“他们确实把举报材料交过来了,但都是已经建成的违法建筑。”相关部门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刚开始建就向我们举报,制止就容易多了,业主也没损失,现在已经建好,要拆难度很大。”
该工作人员承认,程琮所在楼盘的违建确实严重,“点多面广,单靠某一部门难度大。”
那么,违法建筑如何界定?从规划的角度,违法建筑是指违反建设工程许可证和批准的设计图纸规定建设的。而未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或利用失效的建设工程许可证进行建设的违法建筑由城管部门管辖。
接到违建举报,执法人员需现场调查确认,立案调查,再下达《行政处罚预告知书》,责令限期整改。再经过听证、复议,最后才进入强制拆除阶段。“完全走程序,少说也得半年。”市城管局拆违控违执法人员表示,如果是在建的违法建筑,3天内就可以拆除。
事实上,规划、城管等部门曾多次针对开挖地下室的违建情况开展整治行动。
然而,有业主表示,虽然部门采取了各种措施,但“效果不佳”,“等这过去又开始建,去年在墙上写了‘拆’字,还在墙上打了个洞的,现在不还是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