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浏阳好人与第一、二、三届道德模范合影。邓霞林摄
首届“浏阳好人”暨第三届道德模范颁奖典礼昨日举行
浏阳网1月11日讯(记者 胡敏)爱,是这场颁奖典礼的主题。昨日下午,欧阳予倩大剧院内,首届“浏阳好人”当选者与第三届“道德模范”同登舞台,告诉我们一种精神力量的存在——呈现爱,弘扬爱,追求无穷的正能量。
颁奖典礼在歌舞曲《好人就在身边》中拉开序幕。在演员们曼妙的舞姿中,“浏阳好人”与“道德模范”的身影离我们越来越近——孝老爱亲、见义勇为、助人为乐、敬业奉献,无一不体现爱的力量。
正是因为对爱的精心呵护,爱家人,爱家庭,带着弟弟上大学,用稚嫩的肩膀托起一家的希望,“向日葵”女孩何平的事迹才会让人潸然泪下;正是因为对社会有爱,对他人有爱,巡防队员李泉才会在危急时刻,冲在第一线,用自己的身体制止歹徒的凶行。
当然,也正是因为心中有爱,古稀老人朱自明才会数十年如一日,躬身拾荒,捐助困难学子,彰显大爱无疆;正是因为对患者存有无私的关爱,60岁的骨科医疗专家江林,依然坚持“大医精诚,悬壶济世”的信条,在岗位上奉献自己的岁月……
还有“浏阳好人”胡前芳、罗菊清、付友余,李佑莲,张文香,李远护,“道德模范”邓启长、刘瑞珍、张善国、欧阳崇辉、周开明、罗自力、李忠良,以及为救他人而献出自己生命的热血男儿冷亮。
仔细揣摩他们身上的故事,“大爱”这个词始终闪耀在每一个人的身上。然而,榜样的故事却又是那么真实感人,也许从不惊天动地,却早已让人潸然泪下。
颁奖典礼上,有一台情景剧,是依照何平故事改编的——大年三十夜,风雪连天,何平一家人在医院度过除夕,大家知道情况后,那位帮助过她的奶奶来了,同学们来了,一位小朋友牵着妈妈的手来了,顿时,病房里洋溢着暖融融的爱。尽管他们有着不同的经历,不同的故事,但是他们对道德的追求,却又是同样的执着。以爱的名义,认真审视我们身边的每一位好人,他们的形象不曾虚幻缥缈,他们永远真实存在。
而正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才促使了正能量的聚集,陪伴我们一路践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第三届道德模范孝老爱亲:何平、张善国;敬业奉献:邓启长、刘瑞珍;助人为乐:欧阳崇辉、李远护;见义勇为:冷亮诚实守信:周开明、罗自力、李忠良;
何平:在贫困中,乐观开朗,用青春朝气驱赶种种不幸;在艰难里,无怨无悔,照顾瘫痪的父亲和患病的母亲、带着患病的弟弟一起读大学,“最有担当的90后大学生”、“向日葵女孩”;
张善国: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用赤子之心温暖伯母,点亮全家人希望的明灯,用人间的至孝和至爱,诠释中华民族五千年血脉相随的道义;
邓启长:扎根在基层农技推广战线上,凭着对农技推广事业的满腔热情,用一颗赤诚之心传播着现代农业信息,提供着农业科技服务,为农业技术普及推广工作做出杰出贡献的农技专家;
刘瑞珍:二十八年如一日,始终战斗在临床第一线,刻苦钻研技术、苦练服务本领,视患者为亲人,坚持做人民满意好医生的白衣天使;
欧阳崇辉:是社区书记,爱岗敬业、廉洁自律;是企业家脚踏实地,关爱员工;是慈善家,用善良、爱心书写人生;
李远护:30年从教生涯,用柔弱的臂膀给山区孩子撑起一片蓝天,为身边的困难人群送去温暖,用善良丈量爱的宽度,微尘大爱;
冷亮:出生寒门的普通打工者,朴实无华的英雄,危难关头,用自己的生命践行诺言,用大谱写青春的热血男儿;
周开明:诚信经营,从浏阳河畔开始,叩开国内一个个大中城市的大门;奉献社会,从城镇社区到偏远村落,留下关心百姓疾苦,反哺奉献社会的行行足迹;
罗自力:信守承诺,严把质量,扎实建好每一栋楼;担当重任,关注民生,着力建设民生住宅;致富思源,关爱弱势群体,倾力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李忠良:普通的农民、无职无权的党员、尽职尽责的代表、敢闯敢为的企业家,诚信经营、心存感恩做百姓贴心人,一生信守致富不忘回馈乡邻,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农民企业家。
首届“浏阳好人”
敬业奉献
江林
(第一届道德模范)
颁奖词:乡间大医。孙思邈所著《大医精诚》,为千百年来习医者所必读经典文本。江林,来自于乡村,深知百姓的疾苦。他不仅发扬祖传医技、更站在道德的高地,追逐高精专业的“大医精诚”。他的名字已深深地印刻在百姓的心中。
事迹:江林是浏阳市骨伤科医院名誉院长,出身骨伤科名门世家,是江氏骨伤医疗技术第三代传人。秉承祖传技法,心中始终坚持“悬壶济世”,集三代祖传治伤接骨之秘诀和大学医学理论之精华,创造性地继承了祖传治骨疗伤术。
为病人排忧解难,三十余年临床医疗工作,爱岗敬业,事业执着,学术精益求精,独特骨伤骨病治疗方法,深受病人信赖和尊敬,慕名而来的就诊病人络绎不绝,病人遍及湖南、江西、湖北等周边省市、乡镇,乃至全国小有名气。
胡前芳(第一届道德模范)
颁奖词:冬日暖阳。丧偶、无后、多病,这是敬老院的冷色调。胡前芳的出现,让这里变成暖色调,这个院子里因此而充满阳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他细致入微的关怀、他笑意融融的表情,就是冬日里照耀老人们的一抹阳光!
事迹:2002年元月,胡前芳来到高坪敬老院当院长,那年他才29岁。院长才当一个月,他整整瘦了6斤。市区某学校开出高得多的工资,要他去当生活老师。而就在收拾行李时,他看到了老人眼中闪烁的泪花。这一刻,他知道:自己的一生已经和老人不能割舍了。
十年来,他送走了100多位老人,其中近30多位是瘫痪病人。老人生前,他侍候汤药,老人身故后,他烧纸送别。10年里,他学会了养殖,学会了水、电的安装,学会了日常用品的修理,学会了与老人交流,学会了如何管理,所有这些靠的都是实践。敬老院,因他有了一抹亮色。
罗菊清(第一届道德模范)
颁奖词:泥土芬芳。坚守家园,才能亲近泥土的芬芳。他以自己对父老乡亲朴素的情感,在百姓中传播着温暖;他的坚强和无私为村民们撑起了致富的希望。虽未有惊天动地的事迹,但这坚守的力量,却已经让脚下的土地春暖花开。
事迹:跃龙村是现在镇头镇最大的村。村子里,有一台大人小孩都认识的“垃圾清扫车”。这台车的后备箱,放的尽是扫把、簸箕等清扫工具。车主看到路上有垃圾,还会停车捡起垃圾,放到车里去。这台独一无二的“垃圾车”的主人叫做罗菊清,是村上的支部书记。在村子里,大家都习惯喊他——“菊爹”。
上世纪90年代初,跃龙村负债累累,产业发展滞后,罗菊清顶着压力走上党支部书记这个岗位。这些年,他自己垫资修公路,他带头捐款热心公益,他带着村民们种烤烟,建起活动场所。在他的带领下,跃龙村各项工作都在镇上排名前列。
见义勇为
李泉(第二届道德模范)
颁奖词:心有侠义。黑夜里,他挺身而出,划出壮美的弧线;危急时,他用身体顶住寒冷的刀光,绽放出生命的光芒。当见义勇为的事迹已成往事,他内心的正能量却没有降低。“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李泉这个90后,依然走在维护社会安定的路上。
事迹:李泉,一名“90后”。他是荷花派出所的一名巡防队员,他挺身而出,让所有人为之敬佩,为90后喝彩。2010年8月26日晚7时许,李泉与同伴在浏阳荷花青草路口附近发现两男子正在撬一辆小车的车门,李泉和同伴立即向两男子靠近,两男子见被人发觉撒腿就跑。
李泉与同伴奋起直追,追至青草路口时,李泉抓住其中一名嫌疑人的衣服,而此时嫌疑犯负隅顽抗,对着李泉拳打脚踢,几度想挣脱逃跑,但是李泉忍痛仍不放手,于是,该嫌疑人手持撬车门用的大起子朝李泉刺去,正中李泉腹部,顿时鲜血染红了李泉的衣裤,痛得李泉几次差点晕厥过去,然而李泉仍死死揪住嫌疑人的衣服不放手,直到同伴赶到,两人合力将该嫌疑人制服,并扭送至荷花派出所。
孝老爱亲
何平(第三届道德模范)
颁奖词:向阳花开。在贫困中,她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最多时一周做7份兼职;在艰难里,她无怨无悔,照顾瘫痪的父亲和患病的母亲、带着患病的弟弟一起读大学。她是一朵向阳花,只要有一缕阳光,她就会迎着太阳怒放。
事迹:没有什么困难能够压倒她。何平,“向日葵女孩”,有着铜铃一般清脆的笑声,却有着异于同龄人的坚强。她带着弟弟上大学,用稚嫩的双肩撑起了这个苦难的家。
作为一个出生于双残疾人农村家庭的大学生,2008年读高二时,父亲因脑出血中风,开颅治疗需数万元,5岁的弟弟何君心脏病突发生命垂危,为了抢救父亲和弟弟,她白天在外奔波筹钱,晚上在重症监护病房照顾父亲。在家庭重压下,仍然考上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在她20年的人生历程中,尽管一路上坎坎坷坷,但她从未放弃,她用自己的肩膀承担起苦难家庭的重担。
付友余(第一届道德模范)
颁奖词:孝心无敌。不是骨肉亲人,却胜似亲人。付友余以爱之名,用一颗感恩的心,一份孝亲敬老的爱,改写了“久病床前无孝子”的古语。人最大的财富在于对爱的坚持,付友余竭尽全力托起了老人的命运之舟,在物欲的年代,他让我们相信:孝心无敌。
事迹:付友余,太平桥镇唐家园村的一个普通村民。
虽身为养子,但自小深知养育恩重。在组合家庭里,他曾拥有三个父亲二个母亲;倾注孝心,待继母胜过亲生母亲;情深义重,与干爹欢度晚年。他还不怕麻烦,义务赡养两位非亲非故的老人十余年,直到二老高龄去世。他的精神感动乡邻,他的行动诠释着为人子女的全部价值,他是热心、爱心、孝心的永远坚守者。
李佑莲(第二届道德模范)
颁奖词:细爱无声。一生能有几个30年?从24岁到54岁,有多少韶华经得起岁月的蹉跎,有多少平凡伟大藏在这爱的细节中?这个普通的农妇,从花信之年到年近半百,用一生的承诺,构筑起家的温暖。李佑莲,是照亮风雨飘摇家庭的一轮圆月!
事迹:李佑莲,蕉溪乡高升村村民。24岁嫁入婆家,从此承担起照顾公婆和叔婶4位婆家长辈的责任。30年易逝,如今的李佑莲也已54岁,4位老人中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也已77岁,且有3人中风,行动不便。30年来,她几乎放弃所有的娱乐、休闲,甚至是走亲串友,只为尽一份晚辈的孝义。30年来,这11个家庭成员的农家生活虽有苦,更有乐。
助人为乐
朱自明(第一届道德模范)
颁奖词:静水流深。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甚至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但他富有的是爱心和善良。每一枚硬币落下时的铿锵之声都让我们震撼;每一张纸钞飘落时的轻柔之影都让我们感动。朱自明对学子的爱,如涓涓细流,虽不壮美,却静水流深,让孩子们的人生由此改变。
事迹:年过七旬,始终坚持本色。他是一位老同志,至今仍住在张坊镇茶林村,从1983年开始,历时26年,他捐出15万元资助58位贫困学生完成学业。他资助的58名学生中有14人考上大学。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反响,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引起广泛共鸣。
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不为名利所累,不为利诱所惑,严于律己、廉洁奉公,妻子至今还是“半边户”。退休工资全部捐给贫困学生,自己靠拾荒获得收入和老伴共过日子。他和老伴仍住着1978年建的老土砖房子。在他的身上,体现出了新时期共产党人难能可贵的优秀品质,穿着朴素,生活节俭,连儿媳建房都只出力不出钱。
张文香(第二届道德模范)
颁奖词:精神富者。有人说,富人施爱即是慈;我们说,富人施爱更是善。生于底层,以自强不息成就人生传奇;达于商圈,却用慈善奉献赢得赞誉。张文香的财富观可以这样诠释:仁爱仁慈之心高于金钱,造福乡邻之心胜于财富。他是一个豁达的智者,是一个精神的富者。
事迹:他是一位身价数千万的煤矿老板,却收获了群众的褒奖。他投资300多万元,修建了镇上第一条村级油砂公路;投入50多万元,让三个组70多户喝上干净水;他捐建山下中学、金梅小学;2010年他被诊断为肺癌,一下病床就拖着虚弱的身体奔赴到建设中的澄潭江中学新校园。到现在,他累计为家乡各项事业捐资近500万元。
他开浏阳之先河,成立应急抢险队,辗转浏阳东西南北,义务参与扑救山火20多次。他就是澄潭江山下吴家冲煤矿支部书记,“好事常常做,捐资回回有”的张文香。
李远护(第三届道德模范)
颁奖词:爱的年轮。她有一双柔弱的臂膀,也是孩子们眼中最有力的臂膀;她有一双奔走在大围山麓的脚,丈量着爱的宽度。日行一善,是她的坚持。这30多年,她对学生的爱,对弱势群体的爱,对周边人的爱,围成了她厚重而浓烈的爱的年轮。
事迹:李远护,大围山镇东门完小教师,长沙、浏阳、大围山三级党代表。救助学生喻光华,让她成了名人,而清贫是这位名人的定语,这些年,她为了救助他人,囊中羞涩,一家人住在仓库改装的房子里。在大围山东兴社区有个雷锋超市,这是李老师2009年救助喻光华时创办的。
除了雷锋超市,李老师在大围山成立了浏阳义工联合会东区分会,到现在为止,已经发展会员四十多人。在课余,她几乎每天都忙于联络爱心人士,穿针引线救助山区的孩子。她是一颗微尘,以自己点滴之爱化成一种润物细无声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