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有文库》陈列浏阳图书馆

2013-10-11 09:18:06 编辑:戴鹏
字号:


被誉为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丛书
由世界书局前总经理浏阳人李鸿球捐赠

    浏阳网10月11日讯(记者 梁露)“图书馆存有《万有文库》200多册。”在图书馆古籍存放室,市图书馆馆长刘炜指着陈列的各种书介绍。

    《万有文库》由王云五主编,有1721种4000册。1929年至1937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影印本。文史专家潘信之记得,这套书是由时任世界书局总经理的浏阳人李鸿球捐赠的。

《万有文库》幸存200多册

    记者看到,这200多册书由商务印书馆发行,比较薄,便于携带。但涵盖范围广,遍及文学、历史、国内外名著、科技等。《万有文库》堪称“20世纪上半叶最有影响的大型现代丛书”,由王云五策划整理。

    记者随手拿起一本谷应泰所著的《明史纪事本末》,上面有“浏阳中正图书馆藏书”的蓝色印章,并标有编号等信息。

    著名出版人、《读书》杂志前主编沈昌文说,当年王云五先生策划《万有文库》,其雄心是要通过这套丛书,使任一个人或家庭乃至新建的图书馆,都可以通过最经济、最系统的方式,建立基本收藏。

    王云五的这一番雄心壮志,被美国《纽约时报》赞为“为苦难的中国提供书本,而不是子弹”,当时正是战火纷飞的时候,他的这种忠诚于文化的行动是一个了不起的创举。

    “《万有文库》就是一部百科全书。”文史专家潘信之曾任文化馆馆长,而县图书室由文化馆管理。

    后来,他到湘潭任职。图书室的图书由于管理不善等因素,失散较多,《万有文库》未能幸免。潘信之记得,有一次放假回浏阳时,看到药店工作人员包药用的纸竟然用的是《万有文库》的书页。“大小正好,不用裁剪便可包药。老板说,是作为废纸购买而来的。我听了很心疼!”

    爱书的潘信之赶忙询问还有多少没有用完,于是将剩下的书页买回家。现在图书馆仍旧保存有200多册完整的《万有文库》,潘信之感到很欣慰。

文库由世界书局前总经理李鸿球捐赠

    “《万有文库》出版后,风靡一时。当时在上海任世界书局总经理的李鸿球购买了一套《万有文库》,赠予浏阳中正图书馆。”潘信之补充,中正图书馆是县立图书馆的前身。

    民国时期,作为与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并驾齐驱的全国第三大出版机构,世界书局在组织结构、经营管理与出书范围等方面,都对前两家有所模仿与继承。

    李鸿球是浏阳三口人,字韵清,生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曾在北平、汉口、郑州、上海等地供职于银行及信托公司,任经理等职。后任世界书局总经理,又到台湾创办大中书局,任董事长。他著有《天涯浪迹记》、《海棠书屋力学杂录/诗存》、《董其昌书画年谱》、《古钱今话》、《古印综述》、《剑花楼书画录/古钱币/古印鉥/古铜镜》、《中国古兵器》、《吴佩孚年谱》等。

    “李鸿球亦文亦武,喜欢收藏。与清末两江总督李兴锐同族,从辈分上排,是李兴锐的孙辈。”潘信之说,李鸿球将藏书捐赠给家乡的图书馆,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感情。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