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慧松
据《浏阳日报》5月4日报道:5月1日下午3时许,突然狂风大作、电闪雷鸣,经开区一工地上,大风推着航吊向轨道末端滑行,高大的航吊倾覆砸向旁边的工地宿舍。事发后,在救援人员赶到前,民工徒手救出4人。
天上掉馅饼,人人都欢喜,可惜这样的事情碰不到。天上倒是会“掉下”航吊,如此庞然大物从天而降,造成多人受伤,让人揪心。这看似一场意外,纯属偶然,可偶然之中是否也有着必然成分呢?如工地操作上不规范,管理上存在漏洞等等。
近年来,由于城市地面空间有限,不断向高空“进军”是现代城市的发展趋势,城市里的高楼大厦越建越多、越建越高。各个建筑工地就成了城市发展的“见证者”,但工地上的高空物体却屡屡成为“建筑杀手”,在施工过程中,石块、砖头、钢筋、木板、铁管从天而降或是起重机之类的大型施工机械轰然倒地,砸伤、砸死施工人员、路人、附近居民的事情不胜枚举,让人痛心疾首。
事故的发生固然有意外成分,但细细想来,如果工地方严格做到规范操作,工作细致缜密,很多事故是完全能够避免的。而若是工地方图方便省事或一味抢时间,防护工作马虎敷衍、偷工减料,发生意外就不足为奇了。
每次发生意外后,按照惯例,职能部门和相关单位都会开展安全检查,总能查出问题“一箩筐”。这次航吊从天而降后,想必也是如此。事后查出诸多问题,是否也说明日常监管上还有改进空间?
补牢不能总等到亡羊以后,防患于未然更为关键。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日常监管力度,督促各个建筑工地做好安全防护工作,不仅要明察,还要暗访,并鼓励群众积极举报,对不守规矩的工地不仅要给予经济上的重罚,还要停工整顿,倘若屡教不改,或是造成严重后果,则列入“黑名单”,逐出建筑市场,严管重罚,看谁还敢“放肆”?
这样多措并举,给建筑工地编织一副“天衣无缝”的防护网,或许,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意外发生,从而保障城市工地上工人们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