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对公共场所的禁烟规定,缺乏实际操作性,对违禁者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只有加大对违禁行为的处罚力度,高扬法治利剑,才能使违禁者对控烟制度有所敬畏,有所不为。
陈志坚
自5月10日起,卷烟批发环节消费税从价税率由5%提高到11%,并按0.005元/支加征从量税,同时按照零售毛利率不低于10%的原则,同步提高零售指导价。据浏阳日报记者在街头采访中发现,我市卷烟零售价格普通执行了新价格,“黄芙蓉王要卖25元/包,蓝芙蓉王要卖35元/包。”而在调价之前,这两种烟在他店中的售价分别为23元和33元,均提价两元。
毫无疑问,国家利用税收和价格这两个经济杠杆调节烟草消费行为进行控烟具有积极作用。众所周知,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国和消费国,全国吸烟人数超过3亿,其中青少年吸烟人数5000万,还有7.4亿人深受二手烟毒害。然而,烟草行业又是国家的利税大户,在很多地方的财政收入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可见,如何使用好烟草税这把双刃剑,趋利除弊,全面做好控烟工作,值得全民思考。
加税是控烟的有效手段。消费税作为一种间接税,最具体现国家指导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功能,通过税目的设置和税率的设定,传递着国家对产业的抑扬信号,通过“重税”原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源头控烟的良好作用;同时消费税最终都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即谁消费谁交税,具体到烟草来说,烟民自然成为烟草消费税的承担者,这样调高税率就等于间接增加烟民的吸烟成本,从而促使一部分烟民由于吸烟成本上升因素减少吸烟量甚至戒烟。
控烟还可以通过提价来实现。通过价格调整,可以调节消费水平和方向。如果烟价在自己经济承受范围内,烟民在烟瘾的巨大诱惑下,当然不会考虑戒烟控烟的问题。只有国家运用价格手段,提高烟草制品的终端消费价格,让部分烟民感到吸烟是一种沉重的经济负担时,才会在烟瘾和压力面前做出理性选择,倒逼自己退出“烟君子”行列,从而凸显出提价对控烟的立竿见影作用。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烟草价格每提高10%,放弃吸烟的成年烟民会增加3.7%,放弃吸烟的青少年烟民会增加9.3%。
当然,控烟最终还是要高扬法治利剑,《烟草控制框架公约》在我国生效以来,出台了一系列控烟的政策和措施。但从多年的控烟过程来看效果还不够明显,究其原因,关键还是在于法制不健全,执行力度过于疲软,一些控烟的地方性法规甚至象稻草人一样成为摆设,特别是对公共场所的禁烟规定,缺乏实际操作性,对违禁者根本起不到震慑作用。只有加大对违禁行为的处罚力度,高扬法治利剑,才能使违禁者对控烟制度有所敬畏,有所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