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为修复后的思邈路人行道和花炮大道人行道(部分)。记者彭红霞谢鹏
浏阳日报讯(记者谢鹏)浏阳多雨,下雨天走在人行道上,一不小心踩到一个“地雷”,马上就是一裤子水,这是不少市民都有过的遭遇。为了给市民提供一个更好的出行环境,从今年7月底开始,市住建局针对城区部分破损情况严重的人行道进行修复,目前,这项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曾经坑坑洼洼的人行道,现已光洁如新。
花炮大道的皇家花园酒店至庆泰路口段此前因为大卡车进出,人行道破损非常严重。“这里经常有大卡车进出,把人行道压坏了。”附近一位居民告诉记者。
在此次改造中,这段路1700平方米的人行道已经全部改为沥青路面。附近的商铺店主和居民都表示,要给这处人行道的修补点赞。“现在我们进货出货要方便很多了,门口也没积水了。”一位商铺店主说。
在白沙路财智广场段,此前破损的人行道不但已经修补完成,还增设了盲道。“这段人行道的改造采用的是彩色混凝土压模的方式,不仅更耐用,还有表面花纹,增设盲道也非常方便。”市住建局工作人员介绍,这样改造后的人行道路面,可以承受住小车停放,但造价较高。
而除了这两处外,市住建局还针对翠园路、思邈路、浏阳大道市残联周边的人行道进行提质改造,同时还对早城二期门口、天马路金地天马附近实施停车位改造工程。所有工程20天全部完成工期,总面积2万多平方。
目前,浏阳河中路路面提质改造,解放路生鲜市场段路面提质改造等项目尚在施工中。
□新闻延伸
彩色混凝土压模工艺
破解人行道屡破屡修难题
人行道破损后反复补修、改造的情况,不仅存在于浏阳,同时也是全国不少城市遇到的难题。“在浏阳来说,人行道破损的‘罪魁祸首’就是机动车挤占人行道。”上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花炮大道、浏阳大道、金沙路等城区主干道上,甚至出现大卡车开上人行道的情况,“能够承受住大卡车重压的地砖,造价十分高昂,因此我们在花炮大道段的人行道改造上采用了沥青路面。”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虽然沥青路面能够从某种程度上解决这个难题,但沥青路面要求十分平整,根本无法在其上再增设盲道。
“从今年开始,我们在全市开始推广彩色混凝土压模来铺设人行道,目前来看,效果还不错。”这位工作人员介绍,虽然彩色混凝土压模的造价比此前采用的地砖要高,但由于无需频繁地进行反复修补,总体在可接受的价格范围内。
□相关新闻
人行道屡遭破坏
机动车上人行道是主因
事实上,此次进行补修的人行道,部分此前也进行过修补。“花炮大道这一段,在此前花炮大道改造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修补好了的。”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说。
而对人行道屡修屡破的现象。这位工作人员说,最主要的原因是私家车对人行道的频繁碾压。“现在市区私家车保有量越来越大,而市区很多路段的人行道是用透水砖铺设而成的,并不适合车辆行驶,但很多私家车车主可能并不了解这种情况。”
他介绍,现在市区很多人行道划出了停车位,一些路段即便没有划出车位的也都停满了车,这种现象加剧了人行道路面的破损情况。此外,有一种现象也值得市民们反思。有时候沿街店面为了和过往的私家车车主争夺人行道停车,会私自添加一些设施,这也是对人行道的破坏。“比如打桩子之类,私自找来工人野蛮施工,也会给人行道留下伤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