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如一日照顾卧病丈夫
在龙伏镇泮春社区联丰片,只要提起吴爱国,居民们无不竖起大拇指,“也就是她,其他人就不一定能坚持下去了。”村民说。
上有患病的八旬婆婆,下有两个正在上学的女儿,丈夫周炎华则患病卧床多年。艰难可想而知,吴爱国却以自己的坚持撑起了一个家。
昨日上午,记者见到了吴爱国,她身材略显消瘦,枯黄的头发被随意地扎在脑后,穿着一身朴素的黑棉袄,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这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妇女,她何来如此巨大的能量?
浏阳日报记者周婷
信心满满时,家庭突遭变故
沿着龙伏镇泮春社区联丰片的马路往里走,吴爱国的家坐落在深山中。生着铁锈的轮椅被丢弃在门口,上面堆砌着拖把、簸箕等杂物,门口的对联只剩下一联“一顺百顺万事顺”,另一联已不见踪迹。
这一切还得从六年前说起。当时,吴爱国夫妇都在一家工厂打工,为了让两个女儿住上更舒适的房子,两人一咬牙借了十几万元新建了一座房子。背负着巨大的压力,夫妻俩当时已经下定决心:来年努力把账都还清。
正当夫妻俩信心满满的时候,次年元月,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时年45岁的周炎华突发脑溢血,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在重症监护室住了一周后,医生告诉吴爱国,这个病无法痊愈。也就是说,周炎华这一辈子都得卧病在床,需要人照顾。
对于一个家庭而言,丈夫倒下了,意味着家庭的顶梁柱也就此塌了。“那时候只感到绝望。”吴爱国说,可看着两个懂事可爱的女儿,再看着病床上的丈夫,吴爱国告诉自己,“绝不能倒下。”
翻身、按摩、擦洗、伺候丈夫大小便,这是吴爱国5年来每天必做的事情。由于吴爱国平常及时为丈夫清理床铺,换洗弄脏的衣服,卧病在床的周炎华气色很好,没有生褥疮,房间里也没有异味。周炎华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妻子的坚持,他才有了重新活下去的勇气。
每天工作12个小时撑起一个家
原本周炎华还能坐在轮椅上行动,可自从去年9月摔了一跤以后,不仅不能下床,连从床上坐起来都需要旁人帮忙,病痛的折磨让他的脾气变得愈发暴躁。
有次下班回来,看到冰箱旁散落着几个摔碎的碗,她连忙问这是怎么回事,丈夫和婆婆都没有说话,她的眼睛瞬间红了,她知道这是丈夫又发脾气摔碗了,“他生了病怪不得他,我气的是自己,竟然让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来照顾病人!”
可尽管愧疚,她还是不能在家里全心全意地照顾丈夫。大女儿今年在南华大学读大二,小女儿也马上就要升入高中了,丈夫和婆婆都生着病需要吃药,再加上建房子欠下的十余万元,所有的负担都压在了她一个人身上。
她只能拼了命地做事。早上六点去上班,晚上六点回,每天工作将近12个小时是常态。但她也顾不上那么多,在以件计价的情况下,她常常能比同去的工友每月多挣一两千元。此外,种地、挑粪、劈柴、担水泥砌围墙……这些在大家眼里该由男人干的事,她都干得越来越熟练。无数次起早贪黑的默默耕作,加上来自政府的低保补助,使得一家五口人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家庭状况渐渐好转,两个孩子也从未落下学业。
□人物讲述
希望给读大学的女儿买台电脑
“你才刚满40岁,他这个病也治不好,耗在这里值得吗?”五年前,周炎华刚病倒时,曾有人劝吴爱国改嫁。
但都被她拒绝了。“以前他为这个家庭付出了这么多,现在换我来照顾他,一家人哪能说什么值不值。”
实际上,丈夫、婆婆、孩子,这里面她一个也放心不下。而最让她牵挂的还是两个孩子,在她看来,如果她走了,这个家就真的散了,她不敢想象孩子有多无助。她告诉记者,在这段打击接踵而至的日子里,两个孩子就是她生活最大的盼头与希望。
而现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给大女儿买台笔记本电脑。吴爱国说,寒暑假时,看着羞涩的女儿时不时要向同村人借电脑或是去街上网吧查资料写论文,她总是觉得心如刀割。
虽然女儿只是在刚入大学时提过一次,但她却一直记在心里,并准备在2017年底发了工资就给女儿买,可就在去年9月,吴爱国又被液化气管道烧伤了腿,耽误了几个月工作时间,这个心愿也就没有实现。
说到这里,她满是愧疚,“女儿现在有时间就去做兼职和家教,想自己赚钱买电脑,我心里真的很难受,觉得自己很没用。”因此,她想通过本报向社会求助,为女儿买一台二手笔记本电脑。如果你愿意帮助她,可以拨打吴爱国电话:18874066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