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中“游”浏阳,一梦三十年终如愿

2018-01-19 09:51:13 编辑:戴鹏
字号:
 
  “透过水墨和线条,我们领略到美丽浏阳的灵山秀水,感受到了浏阳人民的创业激情,捕捉到了浏阳城市的巨大变化,触摸到了浏阳发展的强劲脉搏。县市级能在省城举办出含金量如此之高的展览,在全国都不多见,在湖南应该也算是屈指可数。”1月17日,湖南省画院美术馆,随着“生态·人文”浏阳美术作品展的开幕,省文联副主席、省美协主席朱训德认真地欣赏完这些来自浏阳的作品,忍不住夸赞了起来。
 
  浏阳日报记者欧阳稳江
 
  背后
 
  30年努力,促成省会集体首展
 
  “多年以来,美术家协会的同仁们就有一个愿望与梦想,那便是用自己手中的画笔绘就最美的家乡,并在省城组织一次集中展览,以让更多的人爱上浏阳。至此,这个多年来的梦想终于实现了——浏阳市美术家协会美术作品晋省汇报展,‘生态·人文’浏阳美术作品展开展并结集成书。”昨日,浏阳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汤远志欣喜地告诉记者。
 
  “办这个展,我们可以说是努力了整整30年。”对于浏阳画家们在省城的这次“集体亮相”,汤远志解释说,这个念头盘桓心中已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浏阳市美协先后举办了23届迎春画展。每一次迎春画展,不仅仅是协会成员的“年度总结”,更是为会员们创作一个提升的空间。除了同行切磋技艺外,每次都有邀请专家评委进行点评。
 
  2017年,浏阳市美术家协会举办第23届迎春画展,随后,在省文联与省美协、市委宣传部、市文体广电局、市文联和市美协的帮助下,开始正式筹备去省城办汇报展。很快,浏阳方面邀请了省美协的旷小津、石刚、段江华,长沙市美协的刘昕文、王礼,湖南省画院李亚辉等专家作为评委,在迎春画展的作者基础上,专家们评选出24位主要创作成员为展览一事进行创作。
 
  在收集作品的过程中,专家们对浏阳美协全体会员140多幅作品进行评选,最后评选出80幅作品参展。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本土画家外,这次展览特邀了浏阳六位著名老画家和在外地工作的几位浏阳籍著名画家一并参加这次展出,带来作品20幅,使得这次展览的含金量大幅增高。
 
  现场
 
  百幅作品展示浏阳生态人文之美
 
  “去过很多次浏阳,但这次‘游览’又对浏阳有了不一样的感受,所谓人在画中游大概就是这个感觉吧。”因为有亲戚住在浏阳,长沙文艺小青年周小林多次往返于这座钟灵毓秀的城市,并留下了极好的印象。用了整整两个小时,周小林将画展的百幅作品一一看过去,连连表示值得,“以画展的形式‘游’浏阳,除了自然之美,还能感受到一种人文之美。”
 
  “做这次展览的初衷就是为了体现浏阳之美。希望观众除了用眼看到自然之美外,更能用心感受人文之美。”对于这次的画展主题,汤远志表示,长久以来,浏阳的灵山秀水给画家带来丰硕的创作素材和无限的灵感,如何能让更多的人感受到浏阳之美?对于画家而言,色彩与线条也许是最好的表达。
 
  “特邀的作者都是颇有声望的浏阳籍画家,陈和西、吴啸海、周小愚等都是圈子里可圈可点的画家了。”一如最初的设想,在收集作品的过程中,专家评委们发现浏阳本土美术家们交来的“作业”十分让人满意。画家们倾其笔墨,毫不吝啬地将对家乡的这份热爱泼洒出来:凌检的《捻花泥》里隐藏着柏加世外桃源般的悠闲美景,伍艳辉的《寻梦浏阳河》意境高远,喻娜的《河边记忆》让人穿越时光回到从前,谭恩的《永不消逝的电波》和《谭嗣同》则让人观之热血沸腾……
 
  “长者与名家作品自是无须多言,更让人惊喜的是,浏阳有一批有实力、有影响的中青年画家正在崛起。这些青年画家的作品充满生机,风格多样,极具活力。”观展完毕,省文联党组成员、文联副主席、省画院院长刘元同样给出了极高的评价。
 
  对于观展者的频频点赞,浏阳市文联秘书长刘正初表示,本次展出的百幅作品,是当前浏阳美术创作水平与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美术工作者用水墨丹青描绘生态浏阳、人文浏阳的美丽画卷,展现浏阳大地日新月异的崭新风貌,讴歌勤劳淳朴、意气风发的浏阳人民,带给人们美好记忆和美丽乡愁。(图片由彭红霞翻拍)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