侄子在饭店请春饭
六旬老人不愿赴约称“没诚意”
“其时我们也是诚心诚意请亲戚团聚一下,没想到叔叔居然有意见了。”2月21日(大年初六),市民杨先生没想到一开年就遇到了纠结事。年前,他和妻子商量过年请亲戚们聚一聚,因为两人觉得做饭比较麻烦,准备到饭店订个包间大家热闹热闹。没想到,邀约刚一发出,年过六旬的叔叔却不太情愿赴约:“现在谁也不缺一餐饭吃咯,亲戚们还是在家请会更有诚意。”
经过家人的劝说,杨老先生最后还是赴约了,可让他想不通的是,为什么越来越多人嫌在家请客麻烦?中国人请亲戚朋友在家吃饭,不图吃什么,就图那份家的感觉呀。可杨老先生的“想不通”在晚辈看来却完全不是事儿,在饭店请客省事、方便,况且主人也不用一大早就耗在厨房,空下来的时间陪陪客人不是更好吗?
浏阳日报记者欧阳稳江
现象
未能在家请春客引起长辈吐槽“没诚意”
“也并不是我们不想让亲戚去家里,确实是房子空间小,而且我们小两口的烹饪水平实在有限。”对于请春饭中发生的这个小插曲,杨先生表示自己是有苦说不出——
自己和妻子都是90后,而且又都是独生子女,所以做饭的水平确实也只有一般般。而且两人所居住的房子也是那种80多平米的两室小户型,来三四个人还能应对。如果来得一桌人,怕是在餐厅里起身盛个饭都难。再加上,上次周末在家请妻子娘家人吃饭,结果手忙脚乱的小两口硬是折腾了整整一个周末。客人来之前,打扫卫生半天;买菜、准备茶水加做饭半天;吃完饭又得收拾大半天……累都累得够呛,哪里还有什么精力坐下来陪聊、交流感情啊?
“综合考虑了这些因素,我们还是觉得在外吃饭比较方便,吃完饭如果有愿意去家里做客的亲戚我们一样欢迎。毕竟,只要泡茶准备水果零食还是简单多了。”还没有过年,杨先生便将请客的事和妻子商量,两人达成一致意见决定在饭店找个小包间请客。却不想,叔叔却觉得自己请客的“诚意”不够。
对于侄子的苦衷,叔叔杨老先生亦坦诚地回应着自己的看法:“不是我对侄子有意见,而是我觉得现在谁也不缺那餐饭。在饭店请客固然方便,到了饭点大家才纷纷到齐,不用一小时各自吃完就散了。说是能去家里再坐坐,实际上谁会再跑过去呢?像我们年龄大一点的人,更讲究那份内心的仪式感,有时客人热心地搭把手摘个青菜剥个蒜之类的,大家其乐融融的感觉也很好。”
热议
请客吃饭先斟酌好就餐地点
刚上班,在听说了杨先生的请客经历后,同事们纷纷凑过来,七嘴八舌地表示有话要说。大部分人表示在家请客确实更有诚意,尤其是邀约了年龄大的长辈更是理所当然;相对而言,年轻人反而觉得在哪请客不都是吃餐饭啊,何必非要去人家里叨扰呢?
“哈哈,这就叫作万事俱备,只欠请客地点。”同为90后,和杨先生同一办公室的同事张雅却表示也许有可以兼顾的解决方式:“我的婆婆大人,厨艺不佳,做事很慢。每当家庭聚会,为了省钱总是愿意在家里款待客人。我之前不知道她的水平,第一次聚会我在上班。她从九点钟开始忙活,还叫了两个阿姨帮忙,三个人一起忙活到下午一点才开饭。后来再聚会,我就想了个办法,预订饭菜外送服务,既可以亲戚坐在家里一起拉拉家常,又不用花那么大力气收拾残局。”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觉得张雅的做法也许是比较灵活的。”对此,乡土文化爱好者孙毅表示,对于杨先生的经历,他对双方的感觉都表示理解。很多人请客吃饭都觉得在家做太麻烦了,直接出钱去餐馆吃,简单又快捷。如果饭店很近,菜味很好,加上你本身厨艺不佳的话,还是饭店更好些;同样,在家请客吃饭会更有诚意,不需要你做的菜有多美味,有多高大上,要的只是那种氛围和心意。至于如何选择,要看个人的条件,在邀约亲朋好友之前可以进行坦诚地沟通,并说明情况,尽量做到当事双方互相理解。另外,作为客人,尽量做到入乡随俗及客随主便。
□七嘴八舌
目的不是吃饭而是交流感情
微友“我就是那个骑手”
“人生折腾的三大境界:折腾一辈子,生个娃;折腾一年,装修个家;折腾一天,在家请次客。”哈哈,在家请客已经是最低级别的折腾了,但总归是折腾。一开始就得想着邀约、制定菜单、买菜、准备水果零食,完了还得做饭、洗碗和收拾,确实有点麻烦。
微友“北乡薯咧”
在我们北乡,老一辈就流传着一句话:遇茶吃茶,遇饭吃饭。意思也就是说,不讲究你吃什么,图的就是那份随意自在。因此,我们北乡人更喜欢诚意满满地留客在家吃饭。
微友“凡夫俗子”
我折腾我乐意。相对而言,我就喜欢炉子上炖的汤热气腾腾地翻滚着,客人在客厅天南地北地扯谈,然后围个围裙不时出来插两句话的感觉。在饭店吃,吃完就散了,有什么味咯?
微友“我是周先森”
其实在哪请客都一样,目的不是吃饭而是交流感情。所以,不要本末倒置,在家吃有在家吃的快乐,在外请有在外请的方便。主客之间要互相体谅,客随主便更是一种礼貌与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