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就是你,不用证明
“请证明你是你”“请证明你和你妈妈是母女关系”“请证明你未婚”……不少市民可能碰到过需要开具各种“奇葩证明”的经历。现在,不用再为这些“奇葩证明”发愁了。
日前,长沙市政府办公厅发布通知,取消86项村(社区)及基层单位出具的证明材料,同时发布了保留的村(社区)及基层单位证明材料清单。
这些证明材料的取消将带来哪些改变?昨日,记者来到社区一线,了解证明材料“瘦身”后带来的便捷。
浏阳日报记者张玲
86项村(社区)证明取消
已有市民享受“减证”便利
市民邓女士对于让人哭笑不得的“奇葩证明”深有体会。她的母亲因为身份证信息有误,在办理相关事项时曾遭遇各种障碍——必须前往社区证明她母亲就是身份证上的人,还要证明她母亲是身份证的持有人、证明她和母亲是母女关系……这一系列的证明让她倍感尴尬和烦恼。
“奇葩证明”不仅让市民头疼,也让基层组织感觉负担有点重。
淮川街道朝阳社区工作人员赵芬说,以前有市民的摩托车遗失了,想要立案,但是摩托车购买的发票又遗失了,就需要到社区开证明,证明摩托车是他本人的。根据以往规定,居民前往社区开具此类证明,必须复印身份证,同时签字盖章作出书面承诺,一旦摩托车的信息不实,市民必须承担一切法律后果。虽然程序繁琐,但社区也很无奈。“社区该怎样证明这摩托车是你的呢?只能在开具证明的同时,让市民作出具有法律效应的承诺书。”
“如今这些证明都被取消了!”赵芬对前来办理手续的市民表示,根据长沙市相关通知,包括“摩托车、电动车遗失证明”在内,以往这些被市民广为吐槽的证明材料有86项已经被取消了。
记者拿到了《长沙市取消的村(社区)及基层单位证明材料清单》,这份“取消清单”包括“同一人证明”“个人收入证明”“生养关系证明”“常住地居住证明”等共86项。根据朝阳社区统计,通知从3月15日正式在浏阳实行后,已经有数十人前来咨询,享受到了“减证”带来的便捷。
证明材料开具依据更详细
社区工作也“减负”
根据证明开具的实际情况,长沙市同时发布了保留的村(社区)及基层单位证明材料清单。这些证明材料有“收养人情况证明”“社区矫正前社会调查评估报告和居住证明”“亲戚关系证明”等等,涉及的事项包括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其中我们较常开具的一项证明就有‘经济困难证明’。”赵芬说,就家庭或个人收入这类证明来说,这次的调整,取消了一部分内容,保留了一部分内容。例如在公办养老机构入驻评估与轮候申请时取消了“个人收入证明”;办理临时救助时,取消了“需临时救助证明”;在申请失业保险金时,取消了“无收入证明”。
同时,在申请国家助学金或者免学费补助金、申请法律援助、申请移民户优惠政策、申请高等教育助学金(长沙市特困家庭子女高等教育助学金申请表)、申请各类贫困人员社保、应届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以及扶残助学、康复救助等方面,“经济困难证明”依旧有它开具的必要性。
赵芬说,以往这一类收入证明材料让社区非常为难:低收入证明应该如何开具?它的贫困标准在哪?社区又如何得知居民的收入到底有多少?如何证明居民经济困难?开了证明,难以保证符合实际;不开证明,显得不通情理。
但是现在好了。朝阳社区党总支书记刘榴说,根据通知,如今证明材料涉及的事项、出具的依据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跟群众解释起来也非常方便。原本社区一百余页的《证明材料标准化模板》已然“退役”,社区工作人员赶制的新版材料证明清单只有十五页,方便了群众,也成功为社区减负。
□相关新闻
未来将出台更多“减证便民”政策
记者在朝阳社区、城西社区、西正社区了解到,有了长沙市叫停“奇葩证明”的政策,社区服务、居民办事都有了极大的便利。
昨日,市编办工作人员表示,去年湖南省政府办公厅、长沙市政府办公厅先后印发《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工作方案》,全面清理各类“证明材料”,为老百姓办事减负。对此,市编办多次召开会议收集、听取相关群体的意见,经过多次研讨,同时邀请市法制办把关,最终上呈了104项拟清理名单,以供长沙市编办参考。“此次长沙发布的‘取消清单’就参考了浏阳上报的清理名单。”市编办工作人员介绍。
“简化程序的目的,就是服务市民。”市编办工作人员表示,开展减证便民专项工作,也是为了助推“最多跑一次”改革。此前浏阳已经广泛开展这些工作,得到市民好评,不少部门已经率先自我清查,删选、取消了部分证明,让市民办事少跑路,少证明。
此次下发的《长沙市取消的村(社区)及基层单位证明材料清单》和《长沙市保留的村(社区)及基层单位证明材料清单》中,浏阳市民广泛关注的与银行、保险等行业有关的证明材料暂未列入清单之内。此外,长沙市政府同时取消了59项要求申请人到各单位开具的证明,浏阳市编办目前正以此为依据,对证明事项进行进一步清理,“减证便民”专项行动还在进行中,未来还将有更多的政策陆续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