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恐惧”到“治好了”
肺结核患者用半年时间重获健康
“真没想到就这么好了,医生,谢谢你们。”3月23日,古港镇中心卫生院内,柳先生正在进行复查,半年前他被诊断患有肺结核病,经过6个月的治疗,这次他的复查结果各项指标均显示正常。
一直以来,肺结核在人们眼中都是一种可怕的疾病。“刚知道自己得了这个病时,真的很绝望。”柳先生说,曾经的自己对肺结核完全不了解,有了这次患病经历,才不再“谈核色变”。
浏阳日报记者潘思荣
抗“核”故事
从“恐惧”到“治好了”
半年前,患有糖尿病的柳先生照例按时到市人民医院复查。看病后回到家中,柳先生感到浑身乏力,有点不舒服,他以为只是累了,所以没有多想。
没想到两天过去了,柳先生开始不时咳嗽,咳出来的痰还带有血丝。“当时很慌张,毕竟电视剧里面常常有这样咳出血的镜头,恐惧感立马袭上心头。”柳先生马上赶去医院,他说当时自己除了身体不适,心里也非常担忧,越想越害怕。
来到医院检查后,柳先生被诊断为肺结核病。一听到结果,柳先生一下就慌了,焦急地询问医生:“还有得治吗?”尽管医生告诉他,肺结核病是可治愈的,但柳先生依然非常紧张,“对这个病不了解,只觉得一听就很严重。”最后,柳先生不断上网查资料,直到看到很多例肺结核病患者治愈的消息,他才稍稍镇定下来。
“在了解了这个病后,我就开始积极配合治疗,并努力提升自身免疫力。”柳先生说,他坚持每天按时吃药,每个月准时复查。在这个过程中,他对待肺结核病的态度也逐渐从恐惧转变为积极应对。
“家里人给了我很大的力量。”柳先生说,在患病的日子里,家人没有因为害怕被传染而嫌弃他,而是不离不弃陪着他耐心接受治疗。
“经过半年的治疗,医生告诉我病好了。”现在,柳先生心里的石头总算落地了。他说,这次说出自己的经历,是想告诉其他的肺结核病患者,一定要有信心,将病治好。
抗“核”贴士
得了结核病别慌张,及时规范治疗
“远离肺结核病,预防很重要。”市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刘波说起了最近接诊的一个病例:一名28岁的男性,因无明显诱因反复咳嗽两个月,突然咯血5小时,来医院就诊,经诊断为肺结核。经询问,患者自述有10余年吸烟史,每天吸五六支烟,且长期熬夜、饮食休息不规律、工作环境差。刘波说,这些恰恰都是导致肺结核的高风险因素。
“结核病不分年龄群体,免疫力低的人群都有可能感染结核病。”刘波告诉记者,肺结核病可以互相传播,很多人都缺乏结核病防治的基本知识,不能及时发现生活中的肺结核患者,从而加大了结核病的发病率。
刘波提醒市民,一旦出现咳嗽、咳痰两周以上,咯血、血痰等症状,一定要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检测。
“结核病现在其实并没有那么可怕,90%是可以治愈的。”刘波说,只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按医嘱服药,一般需要坚持服药6个月至9个月。
如何预防结核病?刘波建议市民首先要了解结核病的相关知识,懂得结核病的危害和传染方式,同时养成不随地吐痰的良好卫生习惯,对结核病患者的痰要焚烧处理或使用药物消毒。市民平时要定时进行体格检查,做到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同时,家长要注意按时给婴幼儿接种卡介苗,减少结核病的发生。
□数据
浏阳肺结核发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在治疗过程中,正视结核病很重要。”刘波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今年活动主题为“开展终结结核行动,共建共享健康中国”。
刘波介绍,目前结核病仍然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在前二位的传染病。据他介绍,近年来,市人民医院的结核病人就诊人数呈明显增多趋势。
根据前来就诊患者的数据统计分析,浏阳的肺结核发病人群中女性占35%,男性占65%,男性明显多于女性。从年龄来看,肺结核发病人群中14岁以下患者占0.5%,15岁-40岁患者占20%,45岁以上患者占79.5%。老年患者主要以经济条件差、居住工作环境不佳、营养状况差、吸烟者居多;年轻患者则以长期熬夜、饮食休息不规律者居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