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浏阳:年内计划再添50家农家书屋

2018-04-24 09:35:23 编辑:戴鹏
字号:
 
  市农家书屋协会
 
  年内计划再添50家书屋
 
  “把接力棒交到你们手里,我们都很放心,老邹可以安心了。”对着众人说完这句话,邹建国的妻子何银香泪水再度模糊了双眼。4月23日,浏阳市农家书屋协会在荷花街道杨家弄村建国文化服务中心召开了关于如何进一步发展农家书屋的第二次会议。
 
  因深爱读书,“雷锋式文化使者”邹建国奔走15年,将20余平方米的房间变成了藏书1.3万册的农家“图书馆”,影响到了遍布浏阳乡镇的50家农家书屋,被委任为浏阳市农家书屋协会会长。看书的农民群众越来越多,69岁的邹建国却于去年离开了人世(本报2017年12月15日曾报道)。
 
  领头人不在了,农家书屋该何去何从?
 
  浏阳日报记者潘思荣
 
  建在农民家中的书屋,阅读者依旧络绎不绝
 
  4月23日,许久未曾拜访的荷花街道建国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依旧如故。走进屋里,书架上万余册图书依然码放得整整齐齐,多为农民感兴趣的畜牧养殖技术类书籍以及适合学生阅读的经典名著。书屋中间摆放着一张长条形书桌,供借阅者坐下来阅读书籍。
 
  “邹老走后,来看书的人还多么?”面对记者的提问,何银香停下手中的活。她告诉记者,孩子们上学了、大人们上班了,就冷清了些,但以前那些戴着草帽的大爷、提着篮子的大妈、三五成群的孩子,依旧还是这里的常客。
 
  回顾邹建国的一生,虽然他文化程度不高,但却是个十足的“书痴”。2002年,他开始办农家书屋,到如今,这个自费筹办的农家书屋藏书达1.3万册,接待读者逾10万人次。2004年,他筹资创办了建国文化服务中心,2005年,“建国文化服务中心”注册成立。
 
  十多年来的付出和坚守,该如何继续下去?“我们会担起这个责任,不让邹老的心血就此断了。”市农家书屋协会办公室主任廖联勋说,邹老生前曾委托协会原秘书长朱红斌帮他管理,而邹建国的哥哥曾庆国也曾帮助弟弟打理过协会事务,多次会议后,协会理事成员达成共识,推荐朱红斌任协会会长,曾庆国任协会执行会长,两人一同坚守。
 
  农家书屋何去何从?这群人给出了答案
 
  “新官”上任后,各农家书屋运转得都不错,各种活动也照常开展了起来。
 
  “农家书屋的亮点、特色,刘良溱把握得很好,值得学习。”在昨天的会议上,协会理事成员们对大瑶镇枫林村刘良溱建起的汉唐农家书屋纷纷点赞,并表示后期要组织人员去交流学习。
 
  朱红斌说,他们将对各乡镇的50家农家书屋重新进行走访,汇聚集体思想,将浏阳的农家书屋做大做强。“我们的目标是做到村村有农家书屋,影响更多的人去阅读。”曾庆国说,协会今年的目标就是将农家书屋从目前50家的基础上扩充到100家,掀起农村读者阅读的热潮。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