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拆干部张文胜
人物名片
张文胜,荷花街道办事处综治办主任
奋斗心声
征拆有道,重在用心,只有为征拆户着想,才能赢得征拆户的信任。
上户十多次,从一开始不开门拒绝见面,到最后顺利签订拆迁补偿协议,张文胜仅用了半个多月时间就做通了浦梓港棚改项目征拆户朱女士的思想工作。谈及这场征拆谈判,张文胜感叹地说,这是精诚所至金石为开的结果。
在征拆过程中,张文胜处处设身处地为征拆户着想,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顺利签订了两个征拆项目共计33户征拆户的拆迁补偿协议。
浏阳日报记者李小雷
用心耐心,多次上门化解征拆难题
今年49岁的张文胜,在基层工作已有十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去年下半年,荷花街道西南环线建设项目、浦梓港棚改项目征拆工作启动,张文胜成为征拆小组组长,负责两个项目33户征拆户的征拆工作。
正是在这次征拆工作中,张文胜与朱女士有了交集。朱女士一家住在南市社区,属于浦梓港棚改项目征拆对象。由于对征拆政策不理解,朱女士在面对张文胜到访时,都采取了关门拒绝见面的态度。
“她一看到我们来了,就把门关了,我们在屋外给她打电话劝说,但她就是不愿意见面商量。”张文胜说。
如何攻破这个难题?张文胜觉得应该用自己的诚心去打动对方。“前前后后我去她家有十多次,她都不愿意见面,后来我就每天站在她家楼下给她打电话。”
可能是张文胜的这一做法感动了朱女士,在今年3月份再次走访时,朱女士终于打开了大门,敞开了心扉。“说到底,还是她对征拆政策不了解。”张文胜说,通过当面宣传政策,最终朱女士被说服了。半个月后,朱女士在协议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三榜公示,确保“一碗水端平”
在张文胜看来,没有推动不了的征拆工作,只要征拆干部能用心去与征拆户交流,设身处地为征拆户着想,就能取得他们的信任。
南市社区罗女士同样是浦梓港棚改项目征拆对象,因担心房子拆迁后无落脚地,一直不配合征拆工作。得知罗女士的想法后,张文胜当即作出口头承诺,只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他亲自帮罗女士申请一套廉租房。
说到做到,在此后的一个月里,张文胜帮罗女士整理材料,办理手续,顺利完成了困难户廉租房申请流程。但流程审批需要时间,廉租房一时还未申请下来,有朋友提醒罗女士找张文胜催一催,但她拒绝了,“我相信张主任,他这个干部不会骗人。”
群众的支持,是和谐拆迁的关键。张文胜在为民解忧的同时,常常和同事“5+2”“白+黑”连续作战。而且,秉承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将各征拆户的主附房面积、拆迁人口、评估价格等全部上墙进行三榜公示,确保“一碗水端平”。
正是在张文胜等征拆干部的努力下,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荷花街道西南环线建设项目涉及的80户征拆户全部签订了协议,部分房屋已经完成拆迁,浦梓港棚改项目涉及的211户国有土地征拆户,已完成196户签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