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信“电话贷款”,前后被骗2.4万元

2018-05-07 10:31:16 编辑:戴鹏
字号:
 
  贷款要先交保证金?
 
  前不久,市民王先生接到一个自称北京某融资担保公司的超低利息贷款的电话,恰好他正需要一笔资金,结果经过进一步交流,王先生不但贷款没有拿到,反而被骗去了2.4万元。
 
  浏阳日报记者李小雷
 
  发放贷款前被要求支付“保证金”
 
  王先生经营着一家小型装修公司,因为最近资金周转困难,公司难以为继。就在王先生四处借钱未果时,一个陌生电话又点燃了他东山再起的希望。
 
  “对方自称是北京的一家融资担保公司,提供专业的网上贷款服务,刚好我又需要资金周转,所以就在电话里多聊了几句。”王先生说,通过电话交流,他得知对方能够办理百万元以下的贷款业务,而且利息比银行贷款利率要低不少,放款速度也要快很多。
 
  在电话交流表达贷款意向后,对方又添加了王先生的QQ,并通过QQ发来了自己的工作证,以及公司的营业证照。“看上去很正规,所以我也就相信了。”为了尽快拿到贷款,王先生在QQ上接收了对方发来的贷款合同,并自行打印后签字盖章传回给对方。
 
  本以为手续办妥后,很快就能拿到贷款,但让王先生没有料到的是,没过多久,对方就打来了电话,称王先生符合公司贷款条件,但在发放贷款前,需要先支付2000元的信用“保证金”。
 
  由于急需用钱,王先生就向对方提供的银行卡账号转账2000元。
 
  提出终止贷款,却被恐吓违约
 
  然而,“保证金”交纳后贷款事宜还没有完,不久后,另一名自称是该公司信用审核人员的男子又给王先生打来了电话,称王先生的信用额度不够,需要继续交纳一笔“保证金”。
 
  按照对方要求交纳第二笔“保证金”后,紧接着,对方又以需要“流动资金”担保、跨地区贷款费用、银行卡激活金等理由,不断向王先生索要钱款。
 
  “我前前后后一共给他们转了两万,但事情还没完,又提出开支票需要什么费用。”因为手头再无钱款支付相关费用,为此王先生提出让对方退还所交费用终止贷款。
 
  可让王先生感到担心的是,在他提出终止贷款后,对方竟以合同为筹码,称王先生如果终止贷款将构成违约,公司将通过法律途径让王先生承担赔偿后果。
 
  在连吓带骗下,王先生又借了4000元钱转给了对方。就这样,王先生一共给对方转去了2.4万元,可贷款最终还是没有办下来,而且就连之前联系的工作人员也再也无法取得联系。
 
  “我被骗了。”意识到被骗后,王先生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了被骗经过,提醒身边的朋友谨防电话贷款诈骗。
 
  本报提醒广大市民,不要轻易相信电话和网上所谓快速贷款、低息贷款等贷款信息,不法分子就是利用贷款人急需周转资金的心理,伪造虚假证件、号称贷款门槛低、无需抵押和担保来骗取被害人信任,一旦有人上钩就设计各类借口让贷款人交各种费用,然后卷钱断绝联系。
 
  □延伸阅读
 
  “套路贷”常见伎俩
 
  第1步寻找受害人
 
  “套路贷”的业务员通常会在各种“金融”微信群寻找需要贷款的人,因为这些微信群里的用户大多是接触过贷款或是有贷款需求的人。
 
  业务员在微信和电话中不会过多询问借贷人的情况,只是表示“有车就行,就可以贷到款”。
 
  第2步签署合同
 
  合同里面“暗藏杀机”,也是“套路贷”里套路的开端。
 
  业务经理让借贷人签订的文书一共有5份:借条、收据、车辆质押合同、风险保证金承诺书和贷款承诺书。一般借条、收据的问题比较小,套路主要存在于车辆质押合同、风险保证金承诺书和贷款承诺书这三份文书上。
 
  第3步解释费用
 
  在签署合同的同时,业务经理也会向借贷人解释借贷过程中所要支付的款项。
 
  当借贷人对所签署的合同产生疑问时,他们就会使用各种方法进行搪塞、隐瞒,使得借贷人稀里糊涂签了字。
 
  第4步支付现金
 
  在要求发放贷款时,“风险保证金”“后期管理费”及一些之前从未提及的收费款项会突然出现。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