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饭吃七分饱、茶倒七分满,这就是一种小满的智慧,求的是“刚刚好”,否则便是过犹不及,小满之后,是芒种。这又告诉我们:小满之后,要持续耕种,才能不断有新的收获,世事也才能从容安然,稳中求进。
文/李东晓
《菜根谭》道:“花看半开,酒饮微醉。此中大有佳趣。若至烂漫酕醄,便成恶境矣。履盈满者,宜思之。”夏风悄然而至,一树青梅正熟,小满时节,今天来说说人生如何把握一个“度”的问题。
曾国藩说过,最好人生是“小满”,花未全开月未圆。可以说,小满,是一个最具中国文化智慧的节气。
为什么这么说呢,诸位请看,二十四节气中,有很多两两对应的节气:大雪对应小雪,小寒对应大寒,小暑对应大暑,唯独小满没有对应的“大满”。中国儒家传统讲究中庸之道,相信事物都有自己的发展极限,一旦达到或超过这一限度,就会趋于衰落,或者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正所谓“水满则溢,月盈则亏”。小满,是满而不损,满而不盈,满而不溢;而大满则会“物极必反”。所以“小满”中,蕴含着以天道指引人道的大智慧。这样说来,24节气中,只有小满而没有大满,或许正是人类借用自然的节气变化对人生命运的一种提醒和警戒。
在杭州灵隐寺中有一副楹联耐人寻味: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但求半称心。这里的“半”字,可以说用得精妙。人生没有百分之百的圆满,总会留下无尽的遗憾,万事少一些盲目多一点自醒,才能更坦然地面对人生。
人生一世,如白驹过隙,在重重压力与责任之下的我们总在忙于奔跑,而欲望永远都不会有止境。疲惫的心灵需要一段留白给心灵放假,以保持清净和淡定,不迷失自己,才能游刃有余。适当给人生留白,不必事事追求极致圆满,这就像当季的花儿,花未全开月未圆,观赏的人仍有期待和憧憬,这样的人生犹如在山腰,仰可揽巅峰雄奇,俯能拾山麓灵秀。
说到小满节气延伸出如此多的内涵,笔者想到了最近网络上的一篇新闻——日前,“知名情感教主”Ayawawa因发表有关慰安妇的严重不当言论而被新浪微博禁言六个月,这名物化女性、矮化女性的女奴主义者终于被迫停止了贩卖她那套扭曲三观和理论。
如果说此前自媒体的过失还只停留在贩卖焦虑、煽动情绪的层面,那么现如今,它们已经开始一次次地刷新公众的道德认知和三观下限了。应该说,相对传统媒体来说,自媒体有着自己的后发优势,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拓宽了信息获取渠道,也获得了应有的知名度和经济利益。但是,凡事皆有度,任何事情不加以控制就会趋向极端,弄巧成拙甚至变成坏事,自媒体亦是如此。
中国人自古以来讲究饭吃七分饱、茶倒七分满,这就是一种小满的智慧,求的是“刚刚好”,否则便是过犹不及,小满之后,是芒种。这又告诉我们:小满之后,要持续耕种,才能不断有新的收获,世事也才能从容安然,稳中求进。
人生最好的状态,莫过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