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户人家10人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入院
医生提醒:切勿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5月31日晚上9点多,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一下来了10名病患。“我们晚餐吃了从山上采的蘑菇,大概晚上7点多开始呕吐不止。”医生一问发现,原来这些病患全部是食用了同一种蘑菇,病患们称其为“石灰菌”,以为是可食用的蘑菇,但事实上他们吃下的是毒蘑菇。
夏季天气炎热,雨量充沛,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期。市中医医院急诊科主治医师柳欣提醒,仅凭经验和肉眼无法准确辨认野生蘑菇是否含毒,市民切勿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浏阳日报记者潘思荣
两户人家食用“石灰菌”10人中毒
“去年我曾在同一个地方采食过蘑菇,吃了没事,没想到今年却中毒了。”家住沙市镇的刘女士说,5月31日傍晚,看到周围邻居纷纷去山上采摘新鲜的石灰菌吃,想尝尝鲜的刘女士找到去年曾采摘过的老地方,摘了一碗新鲜的“石灰菌”。
“采回来的蘑菇特地用开水煮了一遍才炒。”刘女士说,没想到晚饭后家里5个人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呕吐、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仅刘女士的小儿子没有食用蘑菇。见情形不对,一家人连忙赶往医院进行救治。
同一天傍晚,沙市镇的彭先生一家也发生了类似的情况。“我妈在山上的一棵板栗树下看到了很多白色的、厚厚的蘑菇,我们当地叫这种蘑菇为石灰菌,于是就采回来了。”彭先生说,晚餐时一家5口人美美地吃了一顿“野味”,没过多久,彭先生的父亲等人相继出现了严重的头晕、呕吐、腹泻等症状,彭先生同样感到不适,一家人被紧急送医。
彭先生说他们一家人都认识石灰菌,以前也曾采食过多次都没什么问题,没料到这次竟然中毒了。
误食毒蘑菇,可立即喝盐水并进行催吐
误食毒蘑菇,可立即喝盐水并进行催吐
“每年到了这个时段,医院都会收治多例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病例。”柳欣说,年年如此,因此预防蘑菇中毒最好的办法就是不采食。
柳欣介绍,毒蘑菇种类多,毒素成分也较复杂,一种毒蘑菇可能含有多种毒素。临床中,毒蘑菇的毒素按症状可大致分为以下4种:胃肠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和中毒性肝炎型。症状轻的一般在留院观察无异常后可离院;而病情严重者会出现肝功能衰竭、肾功能下降等症状,死亡率极高。
不少市民认为,野生蘑菇晒干后就没毒性了。对此,柳欣提醒市民,这个说法没有科学依据,并不是所有的毒蘑菇在晒干后会失去毒性。如果不慎食用毒蘑菇,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就医,在等待救援的过程中可服用淡盐水或者加了食用糖的糖盐水,先补充水分,不要让体内的酸碱平衡紊乱,还可以尝试抠自己的咽喉部进行催吐,减少毒素的吸收。此外,市民到医院进行救治时应携带好剩下的毒蘑菇,以便医生诊断和治疗。
□健康贴士
浏阳这4类毒蘑菇最常见
柳欣介绍,临床中发现,在浏阳这几类毒蘑菇中毒率极高,千万不能食用。
日本红菇
习性:夏秋季在林中地上散生或群生。
毒性:该蘑菇所含毒素主要引起胃肠型反应,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症状。
亚稀褶红菇(剧毒)
习性:生长于马尾松与栲树等山毛榉科植物的混交林中,采摘后会从灰白色变成红色。
毒性:剧毒,严重者会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
灰花纹鹅膏菌(剧毒)
习性:夏秋季生于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地上
毒性:剧毒,在湖南、江西因误食此菌曾发生多起多人死亡的恶性中毒事件。
光盖伞
习性:夏秋季在林中地上、路旁等处的牲畜粪肥上成群生长,有时成丛生长。
毒性:中毒后产生精神异常兴奋,烦躁不安,幻觉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