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宵店、酒吧都是热门地点
随着俄罗斯世界杯开赛,不少球迷开始化身夜猫子。对浏阳球迷来说,观看俄罗斯世界杯的时间堪称完美,大部分比赛都集中在晚上18时至次日凌晨4时,而这段时间,与浏阳人晚餐及夜宵的时间段完美契合,浏阳各大夜宵餐饮店都火了起来。
浏阳人看世界杯,去哪最有气氛?天马路夜宵店、城区各大酒吧都是热门地点。不同店铺风格不同,气氛不同,形成了浏阳世界杯的观赛地图。
浏阳日报记者周婷
天马路夜宵店
投影屏幕成标配,世界杯期间营业额翻番
昨晚,记者来到荷花街道天马路,啤酒杯的碰撞声、球迷的呐喊声不绝于耳。
这里是浏阳有名的夜宵一条街,街道上分布着20多家夜宵店。世界杯对于这里的商家而言,也是一场“硬仗”。
早在一周前,各店就纷纷做起了准备。有的在店面醒目位置张贴世界杯观赛时间表,有的推出进店就送世界杯彩票活动。而“巨幕”投影已经成了夜宵店标配。
一家虾铺门口,43岁的曾建伟和朋友围坐在一起,一手端着啤酒,一手抓着毛豆,双眼紧盯着前方的大屏幕,一时欢呼,一时捶桌。“每逢世界杯,聚在一起看球是我们几个朋友的传统。”曾建伟说,一场精彩的赛事,两瓶冰凉的啤酒,加上好吃又实惠的卤味,就是夏季最放松的减压方式。
在他旁边,店铺工作人员肖先生正坐在笔记本电脑前操控投影设备。他说,为了迎接此次世界杯,店里特意购置了一套投影设备置于室外,“我们会对世界杯赛事全程转播,比赛什么时候结束,我们就什么时候关门。”
肖先生坦言,光是这两套设备就花了上万元,“夜宵店提供观看球赛设备,这是基本的市场自觉。”
果然,等到世界杯开赛第一天,他发现周围的夜宵店都不约而同装上了投影设备。投影设备的成效也十分显著。“这两天,营业额直接翻了一翻,差不多每天都能上万元。”肖先生说。
城区各大酒吧
看球赛交朋友,迎来开业以来最高客流量
在庆泰路一栋标志性的欧式建筑内,沿着扶梯到二楼,新近开业的一家酒吧内呐喊声震天,球迷们为球场上每个精彩瞬间开怀举杯,为自己喜爱的球星与进球失之交臂而一声叹息。
自从世界杯开赛来,这个酒吧内每晚都爆满,很多人不得不提前预订座位。“在这个夏日,喝着啤酒吃着龙虾,吹免费空调,用免费wifi,在世界杯中消磨一晚激情时光,确实比较爽!”从恒大华府专门赶到这里看球的李先生说。
除了新开辟的看球“战场”,传统的浏阳河边酒吧以及各大星级酒店看球氛围也很浓。
在浏阳河边的一个酒吧,负责人张女士也在里外忙活着,她告诉记者,这两天,她的店几乎迎来了开业以来的最高客流量。
这是一个英式风情的小众酒吧,平常多以熟客为主,而这两天,陌生的年轻面孔扎堆涌进店内。
昨晚9点多,酒吧内已经坐满了人,住在长兴湖小区的90后小伙吴明边看球边跟朋友热烈地讨论着,几人不时传递饮料和果盘,十分热闹。吴明笑着说,自己和其他人是今晚通过看球才认识的。“一场比赛,可以结交几个志趣相投的朋友,这些比美食更重要,感觉像回到了大学时代。”
世界杯正充当着纽带,让球迷们建立新的社交关系。而酒吧也抓住这个机会,充当起了社交平台。
刚推出的“世界杯套餐”是这个酒吧的新晋热销产品,尽管卖出了268元/套的价格,不过不少顾客都会选择尝试。“现在是特殊期间,大家一起看球一起吃美食,氛围很棒。”吴明说。
对此,张女士也坦言,世界杯带动了店内啤酒销售的飙升。以前鸡尾酒、洋酒是销售主力,啤酒少有人问津,“这几天啤酒销售量直接翻了一番,一下成了销售王,或许这跟啤酒的社交属性有关。”
当然,部分四十岁以上的球迷渐渐退出了“泡吧”的行列,他们更多的是邀上三两好友或邻居在家中看球。
观球地点不尽相同,但对绿茵场和世界杯的情怀是同样的浓烈而炽热。
相关链接
夜宵爆款供不应求,小龙虾、毛豆纷纷涨价
养虾人雷庆勇在龙伏镇经营着一个面积240亩的小龙虾养殖基地。自从俄罗斯世界杯开赛以来,每天晚上雷庆勇都会被电话铃声或是微信提示音吵醒,内容无一例外,都是要他帮忙预留小龙虾。
“现在小龙虾供不应求,只要有货,无论大小都卖得完。”雷庆勇一边说,一边指挥工作人员收虾,养殖塘边已经站了十几个人,都是附近等着买虾的居民。雷庆勇现在养的这批小龙虾还没有起塘,就已经被预订完了。来自龙伏镇泮春社区的周明星前一天晚上就预定了15斤小龙虾,正准备取货,“今天晚上准备和村上的年轻人聚在一起看世界杯。”
市场需求激增,小龙虾价格也随之上涨。雷庆勇说,小龙虾批量上市近两个月以来,一直保持着25元/斤的批发价,随着世界杯和端午带来的消费热点目前小龙虾批发价已经涨至30元/斤。
同样涨价的还有毛豆。普迹镇新期绿蔬菜联社的菜农周先生告诉记者,今年天气好,各地蔬菜都实现了大丰收,这也导致丝瓜、小南瓜等菜价一路走低。不过,一场世界杯,直接改变了毛豆的身价,使得毛豆成为了近期价格逆势上涨的“当红菜”。
“前阵子毛豆批发价一路跌到了1.5元/斤以下,我们心里都有些着急。”周先生说,没想到世界杯直接化解了销售危机,并让种植户的市场地位“化被动为主动”。
“以前是我们到处找人买,为了扩大销路,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剥壳卖青豆或者加工成卤味出售。”周先生介绍,现在每天他们都会接到十多个来自各地批发商的咨询订购电话,每天销售量已经达到了20吨左右,这两天还接到了不少外省的订单,“光是来自北京的冷藏车就拖走了40吨毛豆。”
现在,毛豆批发价已经涨到了2元/斤。周先生高兴地说:“这是近三年来,同时期的最高价了,折合下来,每亩可以增产8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