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老中医上抖音,引来42.5万个赞
网友盛赞他是“国宝”
从医68年,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方不在多,中病即行。药不在贵,对症即灵。
“没想到随手一发点击量这样高,我都不敢回复任何评论了。”家住枨冲镇青草社区的胡台飞怎么也想不到,自己随手拍的一条抖音视频不到一个月便收获了889万的阅读量,42.5万个赞,8000余条评论。然而这条抖音视频的主角却不是当红明星,而是一位正在给小朋友看诊的耄耋老者。
“名利淡如水,事业重如山。”1935年出生,15岁开始行医,从医68年,祖父曾被评为浏阳首批名老中医,数年后自己又与钟荣益、王玉芝、孔周桢一起当选为上世纪末浏阳“四大名老中医”——这是北盛中心卫生院名老中医陈义范的简历。因为医技十分了不得,退休后的陈义范仍被患者追着跑。为此,医院不得不请他重新“出山”,而一心以患者为重的老人十分爽快地重回医院坐诊,这一坐又是二十余年。
浏阳日报记者欧阳稳江
随手拍条视频,八旬老中医瞬间走红网络
“说句实在的,当时我应该阻止那位青年哥哥拍小视频的。”北盛镇中心卫生院二楼的陈义范诊室内,医生周峰最近很是纠结。因为抖音上一条小视频的爆红,最近前来挂陈义范医生号的患者倍增。作为助手,周峰既心疼陈老的身体,又不忍心前来就诊的患者白跑一趟,“除了严格限号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要不然老爷子都没法正常坐诊。”
周峰所说拍小视频的“青年哥哥”,正是胡台飞。前不久,因为孩子身体不适,家住枨冲镇青草社区的胡台飞和妻子一起抱着孩子前去就诊。十块钱的挂号费,几十块钱的中药费,很快孩子的病情就有了明显的好转。再带孩子去复诊时,胡台飞忍不住将陈义范为孩子看诊的过程拍了个小视频上传到“抖音”平台。
“都这样大年纪了,还在坚持,挂号费依然是十块钱,而且每次的药费也不贵。他便是上世纪末评选的浏阳四大名医的唯一健在者——陈义范医生……”让胡台飞没有想到的是,自己随手上传的这条小视频瞬间爆红。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收获了889万的阅读量,42.5万个赞,8000余条评论,“许多网友盛赞陈老是‘国宝’。”
“评论太多不敢再回复了,生怕给陈医生添麻烦。”在乡镇医院坐诊的名老中医一不小心成“网红”,胡台飞觉得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意料之中的是作为名老中医,陈义范无论医技还是医德都是首屈一指的;意外的是,这条视频不是一般走红而是爆红,“说明‘医者仁心’四个字是被广泛认可的。”
每隔半个月往返1600公里,只为请陈医生看诊
“你好,想问下陈义范医生6月1日不会休息吧?我现在正在去高铁站的路上了……”最近每隔一段时间,医院副院长张元的微信上都会收到一条问询信息。
发信息的人姓冼,家住深圳。因为身体抱恙已久,这位冼姓患者辗转看了几家医院未见好转。无意听朋友说起浏阳北盛有这样一位名老中医后,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前来就诊。让她惊喜的是,一直不曾好转的病情在陈义范医生这里变得不再那么棘手。于是,每隔半个月的样子,她便会往返1600公里,从深圳奔赴浏阳只为请陈医生为其看诊。
“每天上午20个号,下午10个号,紧俏得很。方圆百里,谁不知道范老是浏阳市的名老中医呢?”坐在诊室外的长椅上,家住沙市秀山的李银全挂到了上午第7个号,口气里满是幸运:“像我的话,早晨五点多就从家里动身。挂号窗口的工作人员刚刚上班,没几分钟陈医生的号便被抢空啦!”
面对着挂号窗口失望散开的人群,副院长张元也是一脸的无奈:“不限号不行啊,老爷子都已经是八十多岁的人了,每周仅仅是星期天休息一天。本来在他退休时请他重新坐诊,我们便考虑了这个问题,出于关心,每天只给他安排20个号。可是陈老硬是给自己加了10个的工作量……”
因为挂号的人太多,医院曾经考虑将陈义范的挂号费提升为20元一个,以此限制挂号的人数。没想到老人知道后非常不高兴:“来看病的多是普通老百姓,挣点钱容易吗?价钱调回去,每天再加10个号。”
大家面面相觑,没调几天的价格牌被飞快地换掉了,大家都被陈义范的仁爱之心感动了。这10元一个的挂号费,也就这样一直持续到至今。
“老爷子也有原则,即使是医院领导也不能轻易插队。有亲戚朋友找来,大家都会规规矩矩挂号排队。唯独对那些住得特别远的患者,他会网开一面让人家挂‘号外’,加班也要看完。如果可以,我们宁愿他的号再少点,希望他不要这样辛苦。”张元说。
人物特写
撰写《医室铭》“概以明志”
“方不在多,中病即行。药不在贵,对症即灵。斯是医求,惟吾在欣。经典宜熟读,近著撮其精。医德崇祖训,常怀恻隐心,可以娱性情,济苍生,无谋利之私念,无一己之矜能。汉时张仲景,明代孙真人。颜渊云:‘请事斯语’。”因为爱看书、爱写诗词,陈义范曾为自己写了一篇《医室铭》,“概以明志”。
“我的医术是跟随祖父学的。从医60多年,永远记得他老人家的一句话——书没读好,千万不要学中医。”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陈义范并不多谈自己擅长的内科、肝病、肾病、心脏病医术,而是对这句话进行反刍:“中医既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文化。我国古代天文学、哲学、气象学、地理学等知识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促进作用,形成了独特的中医理论体系……学习中医如果不能深入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与科学,就无法很好地把握它的内涵。”
对于自己的人生经历,不像面对患者那般细腻,陈义范的描述甚至有些“粗线条”:15岁开始行医,从医68年,祖父曾被评为浏阳首批名老中医,数年后,自己又与钟荣益、王玉芝、孔周桢一起当选为上个世纪末浏阳的“四大名老中医”。原本这些在业内令人艳羡的光环并没有让陈义范为之欣喜,似乎是惺惺相惜,年过八十的他不停地叹息:“可惜啦,其他三人都去了。要不然,几个老头子说不定还有机会坐一起聊聊中医这门一辈子都学不完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