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高质量发展道路,建设高水平高端化浏阳

2018-07-19 10:26:52 编辑:戴鹏
字号:

理论面对面首场专题研讨会上,陈东琪教授现场回答6名嘉宾代表的提问。记者张迪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浏阳如何把握时代机遇,持续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
 
  昨日,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浏阳”理论面对面首场专题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陈东琪教授用一个小时的时间,充分解读了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并就如何推进浏阳高质量发展答疑解惑、献计支招。
 
  浏阳日报记者陈郁琳
 
  是什么?
 
  高质量发展就是全面提高发展质量
 
  “美、高、新、活。”多次来浏阳,并对浏阳发展有着诸多研究的陈东琪,用这四个字来形容浏阳。
 
  在陈东琪看来,近年来,浏阳大力弘扬“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不仅缔造了如诗如画的美景,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高端化提速,还不断推动改革创新向纵深发展,打造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城市,在全省率先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从“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有什么、缺什么”等五个方面,陈东琪对高质量发展进行了全面解读。
 
  “高质量发展就是全面提高发展质量,既包括产品、服务、设施、环境等质量,也包括教、科、文、卫发展的质量,以及政府效率、营商效率和市场效率等。”结合党的十九大精神,陈东琪首先解答了高质量发展“是什么”的问题。
 
  陈东琪说,高质量发展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向消费者提供更多高端产品和优质服务,全面提高城乡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使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增强。
 
  为什么要高质量发展?陈东琪认为是基于两个考虑:一是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高速度增长取得的成就、付出的代价和面临的挑战;二是国家由大到强的必由之路。
 
  陈东琪还指出,促进经济从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发展,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战略,是解决新的基本矛盾、适应新时代潮流、引领新一轮科技产业革命和长周期繁荣的必由之路。
 
  做什么?
 
  培养新动能,做好新制造和新服务的结合
 
  要持续深入推进高质量发展,还要理清“做什么、有什么、缺什么”的问题。
 
  陈东琪将“做什么”概括为一个战略目标,两个“中高”(中高速增长、中高端产业及经济结构),三个变革(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四个关系(政府和市场关系、个体和需求的关系、远和近的关系,加法和减法的关系),五大理念(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六个创新(科技创新、产业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市场创新、体制机制创新)。
 
  “当前,我国已具备了制度优势,战略和规划优势,产业政策导向优势,人力资本、工程师红利优势,巨大消费市场优势,开放体系优势等六大转向高质量发展优势条件。”陈东琪说,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也要看到目前存在短板和问题,“整体而言,我们现在缺乏核心技术、缺乏原创、缺乏开拓进取的精神,突破这些内部瓶颈则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如何落细落实到浏阳?在陈东琪看来,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浏阳有着自己的优势,特别是浏阳花炮主动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从小作坊式向机械化、智能化转变,产业走向了高端化。同时,蓝思科技等企业也在攻坚更多的高新技术,着力打造在湖南、在中部地区的高新技术高地。
 
  陈东琪认为,目前浏阳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占比较重,第三产业还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浏阳要培养新动能,做好新制造和新服务的结合,做出更优的农产品,做出更高端的产业,以适应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需要。
 
  “高质量发展既是战略的思路,也是实实在在的工作。”陈东琪说,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是浏阳未来的必由之路,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浏阳既要发挥自身优势,也要补齐‘短板’提升效能,持之以恒、脚踏实地建设高水平高端化浏阳。
 
  对话
 
  人物名片
 
  陈东琪,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原常务副院长,国家高端智库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首席专家,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中国经济50人论坛专家。
 
  在互动环节,来自集里街道、蓝思科技、花炮局、环保局、发改局、经开区等单位及企业的6名嘉宾代表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就如何走好建设现代化浏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与陈东琪教授进行了热烈讨论。
 
  胡汉堂(集里街道党工委书记):作为既有城又有乡的街道,应该如何围绕新目标、新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
 
  陈东琪:首先要构建向外开放格局,当前互联网的广泛应用打破了空间上的限制,像品牌农业发展就可依托“互联网+”进行线上推广产品,进一步打开格局。其次要充分利用已有环境资源,形成一个可持续增长经济点,并通过加强体制机制创新,激发产业的发展活力。
 
  邓汉刚(蓝思科技董事办主任):在全球竞争体系下,如何完善中部地区的产业布局及配套?
 
  陈东琪:无论是布局还是配套,单靠一家企业是难以做到完备的,需要地方政府与之配合,构建产业集群需要政府和市场联动;在加快国际化进程的同时,要深挖核心技术,要有前瞻性、预设性,根据消费者需求不断创新、做精做细产品。
 
  汪剑波(市花炮局局长):花炮等传统产业如何实现与智能制造的完美融合,在提升安全的同时如何提高产品附加值?
 
  陈东琪:提高产品附加值一定要专、精、深,要靠技术积累,不懈努力和坚持,才能占领“山头”。智能化已是时代发展的潮流,浏阳花炮产业要将“老经验”与“新科技”结合发展产业,不断推陈出新。
 
  林琼国(市环保局总工程师):生态补偿制度建设,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中提出的创新举措。请教如何推动生态补偿制度在基层落地?
 
  陈东琪:环保工作是一个大工程。当前由于生态补偿机制尚不健全,要探索建立流域上下游生态补偿等制度,通过制度守护绿水青山,用制度保障绿色发展。李翔(市发改局局长):目前,服务业仍是我市的发展短板,如何才能切实做大做优浏阳服务业?
 
  陈东琪:做大消费性服务,要主动研究本地消费需求,通过构建各类服务平台对接长沙乃至全省、全国的消费需求;做优生产性服务,要根据企业需求提供研发服务和平台;做细政务服务,要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政策支撑。
 
  寻院豪(浏阳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如何有效处理依法监督与服务企业的关系,引导和支持企业规范经营?
 
  陈东琪:要辩证来看待监督与服务的关系,树立起“服务中依法加强监管,监管中体现良好服务”的理念,严格监管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提供优质服务是为了进一步监管到位。因此,园区要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信用体系,并通过减免部分行政事业性收费,降低企业运行成本,让企业愿意来愿意留。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