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田家炳先生追思会在香港举行
7月10日,著名实业家、慈善家田家炳先生以99岁高龄辞世,7月22日,田家炳先生的追思会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
追思会上,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学生孙晓受邀代表全国226所田家炳学校的学子发言,缅怀田家炳先生的一生。
浏阳日报记者刘谢禹
浏阳学子现场发言让所有人动容
7月22日,下午3时30分,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里座无虚席,田家炳先生的追思会在这里举行。来自两岸三地的受到田家炳先生捐赠的学校代表一同进入肃穆庄严的会场,这其中,就有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副校长汤坤池与该校学生孙晓。
“田家炳先生的长子田庆先率领田家众人向到场的来宾致意,现场掌声雷动,大家起立为田家炳先生一家人的慷慨无私热烈鼓掌。”昨日,汤坤池向记者讲述了追思会上的一幕。
孙晓来自文家市镇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今年高考以695分被北京大学录取。追思会上,孙晓作为全国226所田家炳学校的学生代表上台,作了《致敬我心中的田家炳先生》的发言。
“我与先生从未谋面,开学第一天,我在学校一楼大厅看见先生的雕像,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他是谁,他只是伫立着,眼睛流露出慈爱的目光。三年间,我一次又一次地听人说起先生的事迹,一次又一次地动容。田先生说过,律己修身需要汲取先贤智慧;善欲人见,不是真善;恶恐人知,便是大恶;利人必能利己,己立才能立人……这些话伴我走过人生中最重要的中学。”虽然和田家炳先生未曾谋面,但是在发言中孙晓还是忍不住哽咽,现场所有人为之动容。
“很多在香港旅游或者求学的田中学子也慕名来到现场追思田家炳先生,这让我特别感动,我们虽然来自全国各地,但是大家都是田中学子,彼此间能体会各自对田家炳先生的感恩之情。”孙晓告诉记者,她是在7月13日收到田家炳先生追思会的邀请的。
“每当学习或生活上遇到挫折,我总会在综合楼田家炳先生的铜像前伫立一会,鼓励自己勇敢向前。”孙晓说。
“其实我之前也没有刻意的去练习,因为这并不是一场走秀,我完全是凭着自己的真情流露进行发言,对于田先生的赞美和钦佩都是由衷而发。”孙晓告诉记者,她会将田家炳先生的精神传承下去,“我已经做好了大学的规划,在大学期间将参加义工活动,有机会的话会前往偏远的地区进行支教,尽自己绵薄之力回报社会。”
薪火相传田家炳精神
田家炳先生虽然已经离开,但是其乐善好施、敦品励学、爱国爱人的精神却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田中师生。
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每年的新生都会迎来特殊的开学第一课——一场关于田家炳先生精神和生平的讲述。这场讲座从第一届学生一直延续至今,新生们从第一堂课就开始了解田家炳先生的生平事迹,校园内田家炳先生的塑像从来不缺乏来往学生钦佩的目光。1997年,田家炳先生一共捐赠了400万元人民币用于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建设。1998年9月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就迎来了第一批学生。田家炳实验中学的建立,提升了浏阳整体的教育实力,自1998年成立以来,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已经走出了20000多名毕业生,20多名学生考取了清华大学或北京大学。
“田家炳先生初来浏阳时,曾向我们建言,学校不要华而不实,而要实而不华,强调教育的学生要懂得仁爱感恩。”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校长刘会成对此印象深刻,他根据田家炳先生的育人理念,把“成就自己,回报社会”这八字提炼出来作为校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田中学子通过奋斗成就自我的同时感恩和回报社会。
“2007届毕业生肖恩和是一位孤儿,他在田家炳中学读书时曾受到过田家炳基金会的帮助,他在毕业后不久就将自己打工存下的5000元钱送到学校,帮助困难的学弟学妹们。”浏阳市田家炳中学工会主席兼校长助理黄玉峰告诉记者,受田家炳先生精神的感召,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田中学子反哺学校,践行田家炳先生乐善好施、助人为乐的精神。
黄玉峰告诉记者,接下来学校依旧会一如既往的传承田家炳先生的精神,宣扬田家炳先生的事迹,让每一个田中学子都成为田家炳精神的传承者。
相关链接
百名师生创作诗歌追思田家炳先生
7月12日,得知田家炳先生辞世的消息之后,浏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的老师在校内综合楼的田家炳铜像前摆上了花篮,校内老师一起在田家炳先生的铜像前进行默哀,追思田家炳先生高尚的人格。
此后,学校学生以班级为单位,在老师的组织下讲述田家炳先生的事迹,默哀追思田家炳先生。期间,上百名师生自发创作诗歌缅怀田家炳先生,歌颂田家炳先生的一生。
怀田老
田家炳中学教师沈琦期
颐一老翁,今朝乘鹤归。青衿暗拭泪,明月夜增辉。不慕功利名,岂无荣耀碑。且播阳春曲,清玉德永垂。
悼怀(新韵)
2009届毕业学生兰双喜
惊闻噩耗尽唏嘘,梁柱倾崩陨圣躯。多少悲思无处寄,托君遥赠一枝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