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大瑶镇三千党员干部签订移风易俗承诺函

2018-08-06 11:16:28 编辑:戴鹏
字号:
 
  大瑶镇打造“党建+移风易俗”特色品牌,引领社会新风尚
 
  浏阳日报讯(记者陈郁琳通讯员黄梦婷)没有铺张的流水席,也没有吹拉弹唱的乐队……7月31日,大瑶镇天和村邱顺明一家,用这样一场简单而庄重的葬礼与母亲杨女士告别。
 
  杨女士享年77岁,育有四子一女。子孙后代中有8名党员。其中,大儿子邱顺明是一名企业家,曾担任大瑶花炮商会党总支书记,三儿媳黄巧文现任天和村党总支书记。
 
  老人过世后,黄巧文、邱顺明等人没有按照传统习俗大操大办,而是第一时间向镇纪委汇报治丧事宜,咨询党员干部办理丧事的相关规定,并积极响应“移风易俗树新风”号召,实行遗体火化、简办葬礼,以追悼会的形式缅怀老人。
 
  “我是党员,移风易俗我不带头谁带头!”作为长子的邱顺明带头表态,要贯彻厚养薄葬、丧事从简的新风尚。
 
  这是大瑶镇丧事简办、婚事新办的理念渐渐深入人心的一个缩影。今年来,大瑶镇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全镇营造了浓厚的移风易俗树新风宣传氛围——在“破陋习、树新风”活动中,近3000名党员干部签订了“文明节俭操办婚丧喜庆事宜承诺函”,以实际行动来带动乡风乡俗转变。
 
  不单如此,各村还结合自身实际,打造“党建+移风易俗”特色品牌。
 
  通过党员示范带头,上升村在全镇率先建立健全红白理事会章程,目前全村已有5户家庭按章从简治丧。昌盛小区退伍军人张先生,生前曾参与了红白理事会章程的商讨制定,对“文明办酒、移风易俗”高度赞同。他过世后,家人遵照他的遗嘱,将其遗体火化,并严格按照《红白喜事操办原则》办理后事,缩减了丧事规模。
 
  为破除农村红白喜事“互相攀比讲排场”陋习,杨花村分片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召开村民大会,就红白喜事改革工作进行集中宣讲,印发1200多份移风易俗宣传资料到户。同时,各片区还通过户主签名、按手印的形式商议、表决《杨花村片区红白喜事自治条约》,以条约规范各类红白喜事活动。
 
  “党员、干部积极发挥模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响应移风易俗工作,营造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良好局面,有效节制了农村婚事、丧事大操大办现象,既减轻了经济负担,又摒弃了相互攀比的陋习。”大瑶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大瑶还将创新宣传方式、挖掘先进典型,通过编排移风易俗的文艺作品,以“润物无声”的引导,推动全镇形成文明高尚、淳朴节俭的良好风尚,让农村风气焕然一新。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