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6日晚,一台由大围山镇居民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在新车站广场上演,吸引众多居民前来观看。孙韬摄
8月26日晚,大围山镇新车站广场遍地欢声笑语,一台文艺晚会正在这里举行,吸引3000余人到场观看。这台晚会由大围山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主办,上百名群众文艺表演者用自编自演的节目,为大围山居民带来了一场精彩的视听盛宴。
事实上,作为大围山镇居民自己的文艺队伍,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自去年8月份成立以来,自掏腰包、自编自演的文艺晚会就接连不断,辖区居民也体会到由此带来的新气象:打麻将的人少了,唱歌、跳舞的人多了,村风民风也慢慢变得越来越文明了。
浏阳日报记者胡吉星
一台群众自办的文艺晚会吸引3000余名居民观看
伴随铿锵有力的锣鼓声,金色的长龙在舞龙人的手中有节奏地翻转、舞动,时而腾跃而起,时而回转盘旋,活灵活现的表演赢得村民阵阵掌声……8月26日,是大围山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成立一周年的纪念日。为丰富辖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同时庆祝中心成立一周年,当晚7时30分,一场主题为“文化打造振兴围山”的文艺晚会在新车站广场热闹上演,3000余人把舞台围得水泄不通。
晚会在龙狮表演《龙狮共舞庆周年》中拉开帷幕。之后,一个个群众自编自演的独唱、诗歌朗诵、管乐合奏、花鼓戏、京剧、小品、舞蹈等富有大围山特色的节目陆续上演,引发观众掌声如雷。
“今天演出的节目很精彩,形式和内容很丰富,我们老百姓爱看,我拍了很多照片和视频发到朋友圈,获得了很多点赞。”现场观众孙亮高兴地告诉记者,自从镇上成立了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村民们的文化生活比以前丰富多了,一到节假日大家就有文艺晚会观看。
一支150余人的文艺队伍带来乡风文明新气象
大围山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成立于2017年8月份,150多名队员全部为镇上居民,通过经常开展文艺演出活动,丰富居民的文化生活。
提起成立大围山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的初衷,中心主任卢兆兴介绍,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围山镇的群众文化活动非常活跃,但由于种种原因,近二十年来文艺氛围变得淡薄起来,加上农村文化娱乐活动匮乏,一些居民将闲暇时间打发在了麻将、纸牌桌上。为改变这种风气,他和30余名文化艺术爱好者牵头成立了大围山镇群众文化活动中心。
“中心成立一周年,队伍由起初的30余人发展壮大到现在的150余人,并重新组建了铜管乐团,大家开展活动的经费多是由文化艺术爱好者和社会贤达捐资相助。”卢兆兴介绍。
据了解,除了当晚的文艺晚会,该中心还义务组织开展了很多场群众文化活动,包括2018年春节文艺联欢晚会、2018年端午节敬老院铜管乐团慰问义演、现代花鼓戏《春暖大围山》等,丰富了居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镇上的精神文明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发挥平台的作用,坚持挖掘大围山本土文化和各类艺术人才,促进全镇精神文明建设,构建美丽和谐大围山。”卢兆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