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做个厉害的翻译官”
“我一定要好好读书,争取拿奖学金。”社港镇永兴村,即将步入大学生活的徐欢对记者说。
在今年高考中,她以理科508分的成绩被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翻译专业录取。家庭贫困的徐欢一直十分努力,她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不过,新学期的6000多元学杂费,却让她和她的家庭有些犯难。
如果你愿意帮助这个姑娘,请拨打本报热线电话:83830000。
浏阳日报见习记者何正章
立志改变自己和家庭命运
社港镇永兴村,记者见到了身材瘦小的徐欢。
“我奶奶是残疾人,爷爷在过世前也身有残疾多年,需要长期照顾。”徐欢说,她的母亲陈细辉有高血压,做不得重活。父亲徐建明在家务农,靠给人打井赚些钱维持生计。长期劳累让徐建明患上了胰腺炎,今年暑假住院治疗花了几万元。
“在医院住院1个多月,都是我在照顾,每天给父亲擦身体、洗衣服、接大小便等。”徐欢说。
“小时候,我并没有意识到家里有多穷,长大后才渐渐明白,为什么自己家与别人家不一样。”徐欢说,她家以前住在一栋四处漏水、交通不便的土坯房里。2013年,家里借了些钱,才修了一栋新房。到现在,家里还欠着2万多元债。
徐建明介绍,徐欢从小就很懂事,知道为家里着想,几乎从不买零食吃。“能帮家里省一点是一点。”徐欢说。
从意识到自家情况开始,徐欢就立志要好好学习,将来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排队时都挤出时间学习
“高中三年,自由活动时间我基本都在学习。”徐欢说,“排队时也要拿出写着单词、公式、知识点的纸条看看。”
“我不是脑子转得很快的人,有些题目甚至要问两三遍才能弄懂。”徐欢说,高三时,她每次下课都会去老师办公室问问题。“高考送考的时候,我们生物老师说:‘来来来,和你这个天天问题的妹子合个影吧。’”
“我将来想成为一个厉害的翻译官。”谈及未来,徐欢满怀期待。高中时,学校的国外友好学校派了学生来交流,徐欢想跟对方说话,但因为口语问题,对方很难听懂,这件事一直让她觉得遗憾。“希望我能练好口语,做一个厉害的翻译官,将来可以帮两个语言不通的人交流,想想就很有成就感。”
谈及大学生活的打算时,徐欢表示努力学习是第一要务。她还会考虑勤工俭学、做兼职以赚取生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