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他人低价推销铜丝,在讨价还价中相互配合,暗中调包换成一袋泥土卖与他人。近日,河北省的张某、路某因犯诈骗罪,被市人民法院追究刑事责任。
浏阳日报记者李小雷
百斤铜丝低价揽客推销
今年41岁的张某在我市务工多年,由于手头紧张,他起意用调包的手段向他人推销铜丝诈骗钱财。
主意打定后,张某邀来同乡的路某配合作案。今年3月29日上午,张某和路某驾车沿途寻找作案对象,并将目标“锁定”了胡先生。张某下车上前与胡先生搭讪,表示愿意低价出售大量铜丝。
“一百多斤铜丝,他开价1600元,我觉得价格还是有点高,所有一开始没打算购买。”胡先生说,在他拒绝购买后,对方并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将装有铜丝的袋子装回车辆后备箱后,继续和他讨价还价。
当价格谈到1200元后,胡先生同意购买,并支付了费用。对方在收钱后,立即打开车后备箱,将一个相同颜色的袋子放到了胡先生的拖拉机上,随后便驾车离开了。
千元铜丝变成一袋土
然而,胡先生在回到家打开袋子后却傻了眼,“我花了千余元购买的铜丝,竟然变成了一袋泥土。”
意识到被骗后,胡先生立即报了警。就在警方介入调查时,4月10日下午,在我市经营一家废品回收店的肖先生同样遭遇了类似的骗局,被骗去2562元。经并案侦查,警方很快锁定了河北籍嫌疑人张某、路某。
4月17日上午,张某、路某在长沙县被警方抓获归案。经审查,两人交代在今年3月至4月期间,以推销铜丝为幌子,采用调包手段共计诈骗作案三起,非法获利5162元。
检察机关指控,张某在作案前,将自己的小车后备箱与后排座之间的隔板取掉,装上活动抽板。遇到作案对象后,张某下车攀谈,先将装有铜丝的袋子用于展示,然后借口价格不合适再将袋子收回到后备箱中,其间一直坐在车上的路某,则会心领神会地通过后备箱活动抽板,用装有泥土的同款袋子调包铜丝。
据此,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张某、路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其行为均已构成了诈骗罪。但鉴于两人到案后能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且通过退赃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可以酌情从轻处罚,遂一审判处主犯张某有期徒刑六个月,判处从犯路某拘役五个月,并分别处以罚金三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