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日报讯(记者罗方平)今年5月,我市出台《浏阳市关于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浏阳市乡村振兴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将乡村旅游纳入乡村振兴“十项重点工程”,通过农旅融合,打造一批乡味浓郁、特色鲜明的田园综合体,推动乡村旅游繁荣发展,促进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市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政协委员李志坚提交了《以城市和乡村旅游融合推动实施浏阳市乡村振兴战略》提案,提出了“坚持乡村旅游特色化发展,夯实农业产业支撑”等建议。
该提案被列为今年市政协的重点提案,交市农业局主办,市旅游局、市财政局会办。收到提案后,主办、会办单位积极与委员沟通协商,认真听取委员意见建议,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并明确了承办科室、责任人和办结时限。
今年以来,市农业局结合种植结构调整工作,按照“一乡一特”原则,打造了社港镇淮洲村、蕉溪镇蕉溪村1000亩湘莲种植片区,永安镇9000亩“油菜+玉米”种植片区,永安镇芦塘村1000亩高粱、玉米种植片区,既创造了经济效益,又为发展乡村旅游打造了亮点,聚揽了人气。同时,大力推进国家级田园综合体试点建设,高起点、高标准推进永安“童话湾里”、官渡“诗画中洲”田园综合体建设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市农业局还联合商务局、旅游局等部门,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并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整合全市特色旅游商品,打造出具有公信力、影响力的“浏阳印记”旅游商品品牌,重点扶持了大围山梨、浏阳黑山羊、浏阳蒸菜、夏布、菊花石等特色旅游商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