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抓拍不礼让行人7184车次,整体呈下降趋势
去年10月底,交警部门在城区问题突出、群众呼声大的交通路口和路段增设电警监控,针对车辆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至今已实施近一年时间。
日前,记者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获悉,截至10月19日,电警共抓拍到7184条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不礼让行人违法行为的数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浏阳日报记者谢鹏
现场
礼让行人车辆明显增多
10月20日,记者先后来到花炮大道与浏阳大道路口、北正中路市中医医院北门口等多个城区车流量较大、缺乏信号灯控制的区域蹲守,发现相比今年5月时,礼让行人的车辆明显增多。
上午11点,花炮大道与浏阳大道路口右转车辆较多。当有人行走在斑马线,两辆准备右转的两辆机动车有明显的减速行为,并停止了前行,待行人通过后再次行驶通过路口。行人通过路口时,看到机动车停车后,纷纷向司机微笑点头,表示感谢。
下午1点30分,北正中路市中医医院北门口车流量较大。当行人通过路口时,记者看到大部分机动车均减速通过,但也有个别机动车无视行人,呼啸而过。
下午2点,圭斋西路与豪兴街路口车流量不大。此处有一条未设置红绿灯的斑马线,多数车辆均低速通行,行人通过斑马线时,多选择先观望后通行,以避免人、车争道的情况发生。
数据
全城共抓拍7184车次
去年10月底,交警部门在问题突出、群众呼声大的交通路口和路段增设电警监控,针对车辆不礼让行人的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抓拍。
“这批电警的工作范围,主要就是针对没有信号灯控制的人行横道路段,以及渠化十字路口的右转匝道上。”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区域也是发生“人车争道”的高发地带。
截至10月19日,电警共抓拍到7184条不礼让行为的违法行为。“目前从电警监控的斑马线路口和路段的情况来看,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整体上呈下降趋势,驾驶人礼让行人情况明显上升,同时行人安全意识也显著提高。”该负责人表示。
花炮大道与浏阳大道路口的立交桥下,当车辆从花炮大道右转至浏阳大道时,其行驶的道路为右转匝道,并不在电子信号灯的控制范围内,如前方斑马线上有行人的话,车辆应当减速避让,否则将会被电警即时拍下4张图片,固定驾驶员违法行为证据。
据记者了解,此类交通违法的处罚是驾驶证记3分,罚款100元。“电警判别机动车是否有减速、停车行为的依据十分简单,那就是看机动车是否有停车让行的行为,即证据图片拍摄区域内的时间轴上车辆和行人是否存在位移。”该负责人介绍。
特写
被抓拍一次后养成礼让好习惯
邹先生曾在去年12月份因未礼让行人被电警抓拍后接受处罚。“我当时是要右转,看到有个人要过斑马线,就踩了一脚刹车。”邹先生回忆说,可能是因为行人比较小心,看到车后就停在了原地不动,邹先生见状随即加速通过了路口。
“结果第二天我就收到了罚单,到了交警队我才知道原来是由于不礼让行人受到了处罚。”自那次后邹先生再开车时变得小心了许多,在经过城区其他路口时,他看到有行人横过路口,就会下意识地减速,让行人先通过,“吃一堑长一智嘛,我现在就已经养成了这样的习惯了,我们应该是宁等三分、不抢一秒。”
邹先生告诉记者,自从电警抓拍不礼让行人违法行为以来,他发现身边许多朋友在路口遇见行人都会减速慢行。“我觉得挺好,安全第一。”邹先生也表示,他在路上行车时,能明显感受越来越多的行人也更加遵守交通法规,“有时候我停车等行人通过时,还会遇到行人向我招手示意感谢,我那瞬间觉得心里都温暖了许多。”
声音
礼让行人离不开每一名交通参与者
按《道路交通安全法》相关规定,机动车行经人行横道时,应当减速行驶;遇行人正在通过人行横道,应当停车让行。机动车行经没有交通信号的道路时,遇行人横过道路,应当避让。车让行人、道路和谐,更能体现一座城市的文明。
“不礼让行人的违法行为整体上呈下降趋势,不仅意味着驾驶员守法意识的提高,更表明大家心中有了‘礼让行人’这样的一根准绳。”在市公安局交警大队副大队长袁雁军看来,处罚并非最终目的,而是为了引导驾驶员改变原来错误的驾驶习惯,逐步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交通环境。
“那些收到罚单的驾驶员不要心生怨气,上了车是司机,下了车一样是行人,同样要站在斑马线上。”袁雁军建议驾驶员换位思考,作为行人通过斑马线时,如果没有一辆车停下来让路先行是什么感受,“相信谁都不会喜欢这样的感觉。”
“礼让斑马线,需要一个了解、认知和认同的过程,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但一个好的驾驶习惯的养成,会让人受益终生,文明交通,离不开每一名交通参与者,在这里希望我们共同努力。”袁雁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