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钟,泥水变清水
昨日上午,在浏阳市第三水厂,一场别开生面的行业“比武”正在热火朝天地进行。随着裁判一声令下,穿着“白大褂”的水质化验员快速行动,取水、添加试剂、搅拌、沉淀……通过精准计算、规范操作,不到15分钟,玻璃容器中青黄色浑浊的液体快速变清澈,浑浊度由218降成了0.3。
“原来自来水供水有这么多学问。”现场“观战”的市民陈先生看到参赛队员们精准的操作手法表示,看到有这么多专业人员负责供水工作,对自来水质量更放心了。
浏阳日报记者周婷
精准操作15分钟净化污水
在市自来水公司举行的劳动技能竞赛中,今年新增的水质化验竞赛格外引人注目。竞赛现场,水质化验员分四组“比武”,每个实验台上都摆放着玻璃容器,里面盛着浑浊的水,参赛人员需进行水质检测,并计算出最佳投矾量,净化污水。
据市自来水公司水质检测站站长鲁平介绍,投矾是自来水生产的一道核心工艺技术,稀矾投放精准,可有效起到混凝作用,让浑浊污水变清澈。“虽然供水过程已经实现机械化,但操作人员仍需专业知识和技术。”鲁平说,例如连续暴雨时,河水浑浊度会升高到1000以上,机器探头容易被堵塞,影响后续净化操作,这时就需要人工迅速确定药剂添加量。
“开始!”随着裁判一声令下,水质化验员们分工合作,有的计算矾的添加量,有的取水滴取试剂,操作快速而规范。
以“90后”水质化验员熊俊为代表的“青春队”表现亮眼。不到15分钟,“青春队”实验台上浑浊的液体就变成了清水,只有玻璃容器底端有沉淀物堆积。裁判取出样品放入机器检测后,现场一片沸腾,“浑浊度一下就从218降成了0.3,这几个年轻小伙子真是一鸣惊人!”
熊俊坦言,自己刚成为一名水质化验员时,“理论有余而实践不足”。“为了提升业务水平,我们每天都会反复做实验。”平时的锻炼让熊俊在这次比赛中获得了好成绩,“水质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我们会继续提升技能,努力把好自来水安全关。”
技能“比武”比赛分8个项目持续3天
市自来水公司此次劳动技能竞赛共分为微笑服务之星、水表抄收能手、管网查漏能手、供水业务知识、水质化验、收费能手、管网查漏能手、管道安装竞赛8个项目。比赛项目既涉及实践操作,也考验理论基础,既注重锤炼技术,也旨在进一步提高供水服务品质。
在管道安装竞赛现场,参赛人员张师傅介绍,未对材料明显质量缺陷进行检查、未戴安全帽、管道接口毛边、飞刺未清理等细节都会被扣分,“竞赛对于操作规范程度的细化,就像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自己平时工作中的长处和不足。”参加比赛的管道安装工人也纷纷表示,一轮比赛下来,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今后在实际操作中需注意的重点事项。
市自来水公司董事长周树成介绍,本次市自来水公司共有100余人参赛,岗位技能竞赛不仅可以锤炼工匠精神,同时也有利于人才的合理流动,“对于在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可以结合个人特长,让他们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上发挥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