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专项整治非法营运一个月查处“黑车”50台

2018-10-25 10:22:36 编辑:戴鹏
字号:
 
  跟车9公里锁定非法营运证据
 
  自9月28日以来,市城乡客运管理局启动了为期一个月的私家车、摩托车非法载客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车辆非法营运行为,净化客运市场秩序。截至目前,共立案查处非法营运车辆50余台。
 
  浏阳日报记者李小雷
 
  现场
 
  司机自称送亲戚却叫不上名字
 
  23日,市城乡客运管理局执法人员分成五个执法小组,在城区青草路口、金沙中路、湘东大厦等路段进行驻点巡查,对疑似存在非法营运的私家车、摩托车进行取证和执法。
 
  当天上午10时许,执法人员在市汽车站附近蹲守时,发现一辆存在非法营运嫌疑的私家车驶入车站,“车上坐着四名乘客,到站后,其中两名乘客下车,司机立即驶离了。”因未取得证据,执法人员随后对该车进行了跟踪。
 
  一路跟踪了近9公里后,小车停在了天马路附近,一名乘客准备下车。执法人员也随即下车,利用执法记录仪对该车进行不间断拍摄。
 
  “我们靠近小车的时候,乘客正在用微信扫码支付车费,这个过程被我们拍摄了下来。”取得证据后,执法人员立即将小车拦截了下来,并将乘客与司机分开进行调查询问,“司机一开始说是在送亲戚,但我们询问乘客的姓名,他却说不上来,乘客也叫不出司机的姓名。”
 
  随后,执法人员向司机出示了视频证据,司机这才承认了自己从事非法营运的事实,表示收取每人30元车费,将乘客从社港送至城区。执法人员在掌握确凿的证据后,对涉事车辆予以了暂扣,并将依法对从事非法营运的司机予以行政处罚。
 
  呼吁
 
  取证难度大希望市民配合执法
 
  在查处车辆非法营运的执法过程中,取证难是困扰执法人员的一大问题。数据显示,自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执法人员共检查涉嫌非法营运车辆400余台次,但立案查处的仅有50余台,其原因在于未取得车辆非法营运的有效证据。
 
  “现在非法营运车辆大多采取的是手机支付,行为十分隐蔽,很难取得有效证据。”执法人员介绍,要确定一辆小车是否构成非法营运,需要取得车费交易证据。部分乘客在面对执法人员的检查时,并不愿意配合。
 
  此外,现在非法营运车辆大多通过微信或者专门的App软件揽客,相比之前的沿街喊客,也变得更加隐蔽。
 
  “我们查处这50余台非法营运车辆中,有近20台车辆的司机是通过相关App软件进行揽客,通过微信揽客的也不在少数。”执法人员表示,为加大非法营运车辆查处力度,市城乡客运管理局现已建立了非法营运车辆号牌库,将入库车辆作为重点监管对象。
 
  执法人员呼吁,市民要乘坐正规的营运车辆出行,并积极配合执法人员查处非法营运车辆的行动,如发现非法营运的车辆,可以拨打83613709进行举报。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