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平方米空间内,把好旅客安全第一关
“陈学,快检查一下那个红袋子,里面有打火机油。”1月29日,浏阳汽车站,一名旅客将包裹过检时,安检员利明一眼从安检仪屏幕的图像中发现了违禁物品,马上通知外岗同事予以检查、没收。
像这样的场景,每天都会在浏阳汽车站发生。年关将近,在汽车站进站口的方寸之地,利明与同事正坚守岗位,守好旅客进站安全第一关。
浏阳日报记者何正章
几秒钟内,准确识别违禁品
目前正是春运期间,浏阳汽车站进站口人流络绎不绝。在进站口安检员引导下,旅客纷纷将随身的行李箱、包裹放上安检仪的传送带,进行检验。而在旁边仅数平方米的房间里,摆放着安检仪的屏幕,记者在这里见到了安检员利明。
客运站安检员分为外岗和内岗。外岗负责维持秩序、引导乘客将行李进行安检;内岗负责紧盯安检仪屏幕,从各种颜色的透视图中,准确辨认出违禁物品。“所有过检物品都会显示特定的颜色,橙黄色的是有机物,蓝色的是金属,两个叠加在一起,就会变成绿色……”安检仪屏幕在记者眼中看起来只是花花绿绿的图像,利明却能在短短几秒钟内,迅速准确地从中找出违禁品。
“陈学,快检查一下那个红袋子,里面有打火机油!”利明忽然朝外面喊了一声。外岗安检员陈学已闻声赶到安检仪传送带出口,拦住了一名拿起红色双肩包准备进站的旅客。经过检查,陈学果然从包里找到一瓶打火机油,并予以没收。
一瓶仅十几厘米长、约5厘米宽的打火机油,被利明一眼识别出来。“违禁品一般都有着特别的形状,熟悉了自然一眼就能看出来。”利明表示,准确识别违禁品没有别的技巧,除了细心,依靠的就是经验的累积。
“2016年年底,有个60多岁的外地人,将一把三角刀插在伞里过检,一开始我还以为是伞柄。”利明说,由于三角刀与伞柄形态上还是存在一些差异,让他产生了疑心。不放心的他追上去要求开包检查,对方才无奈说出了实情。“老人家身体不太好,说只是拿着刀防身。”最终,他们还是依法没收了这把管制刀具。
坚守岗位,把好安全第一关
找到违禁品固然令人紧张,但这种情况总是少之又少,大多数时候,安检员的工作都只是简单的重复,相当枯燥。“我们早班是从凌晨6点到中午12点,下午班是从中午12点到下午5点,轮班制。”利明介绍,他经常要早上5点40分起床,在安检室坐上大半天,“由于长时间紧盯屏幕,眼睛疲劳、干涩是常事,久坐后,一些颈椎、腰椎疾病也容易找上门。”
“我们是服务行业,受委屈是难免的。”利明说,就在前几天,有一名旅客喝了酒,提着一个很大的箱子,里面被安检仪检查出藏有打火机油。“同事上前去要求开包检查,但对方蛮横不讲理,非但不配合,还骂人。”利明说,当时他们都非常气愤,但还是强忍着怒气,要求检查对方包裹。在他们的坚持下,最终那名旅客还是交出了打火机油。“虽然容易得罪人,但行李安检事关全车乘客的安全,出事了谁也承担不起,我们必须把好车站安全第一关。”利明说。
按照工作规定,安检员在工作期间不能擅自离开工作岗位,但利明也偶有“违规”的时候。有一次他在值外岗,看到一名年纪较大的盲人拄着棍子摸摸索索来买票。看到对方无助的样子,他还是决定暂时离开岗位,带对方到窗口买票。
“他掏出一叠整整齐齐的钞票来,最上面是一张5毛的,下面还有好多1块的,都是零钱,说实话看着有点心酸。”利明说,“当时那人的车票要10元钱,我从他的钞票里抽了一张1元的,剩下的钱我帮他付了,他最后都没有发觉。”
微数据
今年春运以来浏阳汽车站查出违禁品18件
“三品”是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物品的简称,像利明这样的客运站安检员,主要工作就是排查旅客行李中的“三品”。2018年,利明所在的“三品”检查班共计检查行李数1481116件,共检查出危险品456件,其中没收250件,自行处理206件,有效保障了车站、旅客安全。“这些危险物品中,发胶是最多的。”利明介绍,“其次还有一些鞭炮、刀具等物品。”
今年春运期间,客运站安检员们的坚守还在继续。进入春运以来,浏阳汽车站接送旅客人数大增,据浏阳汽车站站长高长英介绍,1月21日-29日,浏阳汽车站共售票25409人次,发送班次2711车次,过机行李33140件,检查出18件违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