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置得当,“工人救火队”获表彰

2019-02-25 11:30:57 编辑:戴鹏
字号:
 
  重奖10万元
 
  2018年12月10日,城区一居民楼突发大火,附近工地工人紧急驰援,高压水枪掩护,冲进厨房搬出煤气罐,与消防联手扑灭大火,事故未造成人员伤亡。
 
  2019年2月21日,在浏阳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暨花炮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参与灭火救援的16名工人获得公开表彰,并获得10万元重奖。
 
  浏阳日报讯(记者李小雷)面对火光冲天的民房和居民的呼救声,正在一旁财富新城项目工地上施工的16名工人,毫不犹豫地带上工地上的灭火器参与灭火救援。正是因为这16名工人及时和得当的处置,此次火灾未造成人员伤亡,也给后续救援队伍赢得了宝贵的时间(本报2018年12月11日报道)。2月21日,在浏阳2019年全市安全生产暨花炮产业发展工作会议上,参与灭火救援的这16名工人获得公开表彰,并获得10万元重奖。
 
  “其实,这只是举手之劳,刚好发生在工地旁边,我们又有救火的设备,所以就去帮忙一下。”组织此次救援的财富新城项目部安全主管丁维国说,在将大火扑灭后,工人们都没有在意,对于此事也很少再有人提及。当市安委办打电话,告知要对他们进行表彰时,工人们都感到十分意外。
 
  “我们一开始以为就是会上进行一下通报表扬。”丁维国说,直到会议进行到表彰议程时,他们才得知:不但有精神上的鼓励,还有现金10万元的重金奖励。
 
  “没想到浏阳市委、市政府对应急救援工作如此重视,竟拿出10万元进行重奖,今后我们在工作中会更加注重应急救援工作。”尽管已领奖两天了,但记者昨日采访丁维国时,他仍十分激动,并表示,今后他们在工作中会更加注重应急救援工作。
 
  对话
 
  “没想到能获得如此重奖”
 
  对于此次获奖,丁维国和工友们都感到十分意外,因为在他们看来,处置紧急突发事件,是他们工作中必备技能。
 
  浏阳日报:此次火灾发生后,建筑工人们为何能如此快速并有效地展开救援行动?
 
  丁维国:建筑工地最重要的就是安全工作,这其中就包括消防安全。每一名到工地上班的工人,在入职后都会接受不定期的安全培训,每月定期开展消防演练,工地上也配备了一系列的消防灭火设备。所以,在此次火灾发生时,我们立即按照平时演练的流程进行实战,效果因此也十分明显。
 
  浏阳日报:在参与灭火后,有没有想过会因此获得奖励?
 
  丁维国:完全没有想到。事情都已经过去这么久了,突然获得如此重奖,让我们感到很意外,但同时也十分欣慰和感动,欣慰的是我们的努力得到了肯定;感动的是,举手之劳能获得如此重奖。
 
  “以重奖做激励希望大家以他们为榜样”
 
  尽管工人们对获奖十分意外,但此次奖励,对于浏阳的应急救援和安全生产工作却意义重大。
 
  浏阳日报:主动参与灭火救援值得表彰,但为何会如此重奖?
 
  市安委会相关负责人:一方面,是为了充分肯定他们敢于担当的奉献精神和临危不乱的优良作风;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大家以他们为榜样,提高事故灾害防范应对能力。以重奖作为激励,能取得很好的影响,意义十分重大。
 
  浏阳日报:今后浏阳的应急管理工作将如何开展?
 
  市安委会相关负责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强化巡查防控、整改和消除隐患是关键。当事故不可避免发生时,及时、科学、有效的处置至关重要,因此下阶段我市将进一步健全应急管理机制体制,着力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全面建设现代化浏阳提供保障。
 
  回放
 
  民房着火附近工人紧急救援
 
  2018年12月10日上午,圭斋路财富新城项目工地上,建筑工人们正在进行混凝土浇灌施工,忽然附近传来“起火啦”的呼救声。
 
  工人们循声望去,发现工地旁的一栋民房正冒出滚滚浓烟。“当时也不知道起火的民房里有没有人,但情况紧急,我立即发动施工队的工人们前去帮忙。”据丁维国介绍,经过召集,包括他自己在内的现场16名建筑工人放下了手头工作,带上灭火设备,立即赶到民房进行灭火。
 
  “在确认火场没有人员被困后,我们按照平时消防演练预案进行了分组,一组工人用高压水枪压制火势,另一组工人则在水枪掩护下,逼近起火民房用干粉灭火器直接进行灭火,在用完14个灭火器后火势得到了有效控制。”丁维国说。
 
  消防人员赶到现场后,工人们又协助消防人员对明火进行进一步扑灭,仅仅半个小时后这起火灾就得以全部扑灭。
 
  点评
 
  10万元重奖就是要倡导一种风气形成一个示范
 
  为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2月21日,浏阳对应急处置得当、见义勇为,及时扑灭民房火灾的16名工人,予以公开表彰和10万元奖励。
 
  10万元重奖,是一个鲜明的导向,就是通过这起应急处置的经典案例告诉社会公众:城市社会,风险无处不在。平时学习安全知识、应急常识、掌握技能,在关键时刻,才不会慌乱,才会用知识、技能、器材,第一时间科学有效应对,防止小火成大灾,保护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10万元重奖,其社会示范价值远远大于金钱嘉奖。对16名建筑工人大张旗鼓表彰、奖励,就是要倡导一种风气,形成一个示范,让应急培训、演练蔚然成风,真正成为主动应对现代化生活方式下各类风险灾害频发,事故代价高昂的必然之举。
 
  此次重奖过后,我们不难预见,广泛的、全民的应急学习、培训、演练,必将会成为浏阳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全民“防灾、减灾、救灾”的自觉行动、群众性运动。(网友:简单是美)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