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剑锋
2月17日,荷花街道南市社区水岸山城小区,一阵阵鞭炮声和锣鼓声从小区中心传过来。“小区共建一家亲,党群共建大联欢”喜乐元宵活动在此举行。尽管小雨不断,天气寒冷,但很多业主都闻声而来,积极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中。(2月18日《浏阳日报》)
与除夕守岁不同,元宵节被称为“全民狂欢节”,最讲究的是个“闹”字。所谓“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既要有团圆味,更应有文化味,归根结底要在普天同庆中让传统文化“活起来”。
在浏阳,“闹元宵”一直以来都是名副其实的。让传统文化项目热闹起来,既需要因势利导,更需要政府主导,让传统民俗有尊严地“活”在当下,并深深地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同时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新趋势,积极创新文化载体和传播方式,开发迎合现代人心理和精神需求的衍生文化产品,切实增强活动的娱乐性、趣味性和观赏性。
“闹元宵”的“闹”法不一、习俗很多,只有多一份亲身体验,多一点主动参与,才能让节日生活显得真切而热烈。于此而言,我们不妨腾出点时间与家人一起动手搓汤圆、与邻里一同猜灯谜、与好友一块儿赏花灯,在有滋有味的文化节味里共享快乐、尽享喜悦。这种团圆和欢乐,何尝不是农历新年的本义。
事实上,对我国传统文化,对国外的东西,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科学的扬弃后使之为我所用。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形式怎么变化,元宵节的文化内涵、精神实质不会变。在强调文化自觉、文化自信的新时代,过一个富有文化气息、彰显文化特色的元宵节,需要我们精心打造、悉心经营,不断赋予新的内容、新的花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