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准智能化生产脉搏,东信烟花年产值达2亿元
“一河诗画,满城烟花。”浏阳是一座在歌声中长大,在烟花下闪亮的城市。3月10日,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家乡的宝藏”第十站“回家”探访花炮之乡——湖南浏阳,节目嘉宾实地观赏天空最美的情书——烟花。
浏阳花炮的发展源远流长,从千年前走来的烟花爆竹,因为有现代科技赋能,不断焕发着新的“荣光”。
作为烟花爆竹产业链的龙头企业之一,东信烟花一直坚持走“四化两型”的发展道路,矢志实现“机械化换人、机器人作业、自动化减人”的目标,以此来推动产业进步和经营效益提升。2018年,东信烟花集团总产值近2亿元。
浏阳日报记者凌旺罗时茂唐娇
进车间
1分钟结鞭400个,鞭炮生产全自动化
3月11日,东信烟花总厂,记者见到了全自动亮珠生产线、鞭炮结鞭一体机等极具科技含量的生产机械,感受花炮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的脉搏。
在鞭炮扯筒车间,伴随“嗡嗡嗡”的节奏,30台机械不知疲倦,将红色的鞭炮筒子切条、刁底。工人站在机械前,手指翻飞轻拍筒子,让其排队进入模具迅速成捆,随后被送往鞭炮自动化生产线进行下阶段的生产加工。
“目前,我们实现了卷筒、切条、刁底、插引、装药、固引、结鞭、封装等生产流程的全自动化。”鞭炮全自动化生产线负责人钟经贤介绍,该条生产线年产红炮20万箱,年产值达3000万元。
在鞭炮全自动化生产线,记者还见到了东信烟花与自动化设备制造商合作研发的“鞭炮结鞭一体机”的样机。整机占地仅30平方米,产量却相当于一座小型工厂,散装筒子、引线、药物、棉纱在主机周围“排兵布阵”,经过自动化工序,“吐出”只需再包装的成品鞭炮。
“机器1分钟可以实现结鞭400个,开机10小时可完成24万个鞭炮的结鞭成型,一个人就能轻松管理。”钟经贤介绍,这种自动化设备最大的亮点在于整机占地面积小、用人少、生产环境干净、涉药环节实现了人药分离,安全性得以大幅提升。
目前,2台样机正在紧张调试。“受温湿度影响,引线可能绷断,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显示屏会自动报警,并自动替换备用插引机械臂,不影响机器的正常运转。”研发人员介绍,得益于智能化生产的推进,鞭炮生产的效率正在加速度提升。
看创新
研发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获得国家专利30余件
如果说高质量的产品是东信烟花立身之本,那么专业的燃放团队就是推动东信烟花腾飞的强劲动力。
北京奥运会的“笑脸”、上海世博会、蒙特利尔国际焰火大赛、北京APEC之夜……国际国内的重大舞台上,都有东信烟花的身影,伴随着一次次成功的燃放,东信烟花燃放团队的品牌也越擦越亮。
虽然已经过去了10余年,但只要说到北京奥运会的2008张“笑脸”,作为焰火燃放总指挥的东信烟花集团董事长钟自奇依然感慨不已。“在空中燃放出2008张‘笑脸’,均匀又要圆满,眉毛是眉毛,眼睛是眼睛,而且22个点在25秒钟内燃放完毕,它确实比平时的难度要大很多,但完成了之后觉得很自豪、很激动。”
钟自奇自豪的底气不仅源于背后300余人的专业燃放团队,更在于幕后的“最强大脑”——东信烟花研究院。
距离烟花总厂3000米处便是东信烟花研究院。“我们主要是对烟花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和焰火燃放方面进行研究开发,通过创新科技,让烟花生产更安全,让烟花燃放更环保,更有魅力。”东信烟花研究院院长钟自远告诉记者,如今,微烟、少尘、无硫、降噪等环保技术在他们的燃放中已是标配。
据不完全统计,东信烟花组织承担并完成“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各级各类项目20多个,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40余项,获得国家专利30余件。今年元旦、春节期间,东信烟花燃放团队分赴全国各地,用烟花作画,为神州大地送去了新年的祝福,还在柬埔寨绽放了带有传统文化特色的花火。
“近年来,焰火燃放市场有了复苏的迹象,我们燃放的形势也比较好,近期我们将派送部分专业燃放人员前往萨摩亚准备一场大型焰火燃放。”东信烟花燃放部部长唐向阳介绍,今年也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他们将抓住这一市场契机,尽情绽放浏阳烟花之美。
记者走基层
机器人助力浏阳花炮实现跨越发展
东信烟花的产品品类十分丰富,包括礼花类、组合烟花类、喷花类、旋转类等9大类3000多种产品,远销全球各地。事实上,东信烟花早已是一家集花炮科研、生产、销售、燃放、原辅材料生产为一体的大型花炮集团。
在东信烟花机械化生产的背后,是浏阳大力推进花炮机械研发与应用的行业背景,烟花生产逐步从低端机械向智能化装备、从单个工序机械向全自动化生产线转变。2018年5月22日,浏阳市政府与新松机器人投资有限公司、北京恒烁挚安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署《防爆机器人暨烟花爆竹产业智能制造框架合作协议》,推动浏阳花炮由智能机器人生产,助推浏阳花炮跨越发展。
在东信烟花总厂,记者就见到了与新松机器人合作研发的鞭炮生产机器人。
钟经贤笑着说,在不久的将来就能见到这样一幕:空无一人的生产线上,机器人手臂旋转翻腾;在亮珠自动化生产线上,多种药物自动配比,经过混合、造粒等自动化工序,最后由机器人运送自动烘干,“期待越来越多这样的智能生产线尽早出现在东信烟花的生产车间。”
人物对话
安全环保质量并重推动烟花产业高质量发展
东信烟花集团董事长钟自奇是中国烟花爆竹协会会长,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浏阳花炮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烟花爆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千百年来,烟花爆竹文化与长江黄河一样,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流淌。”钟自奇说,不仅如此,花炮产业是浏阳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重要的富民产业,“全市的15条工业新兴及优势产业链中就有两条涉及花炮,包括500亿元级烟花爆竹产业链和100亿元级的花炮机械及原辅材料产业链。”
谈及近年来各地相继出台的“禁限放”政策给浏阳花炮产业造成的严峻形势时,钟自奇认为,花炮产业作为发展千年的产业,不能简单地舍弃,而要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大力推动产业转型提质,发扬花炮文化,推动产业发展。
“安全、环保、质量是拉动花炮产业发展的三驾马车,缺一不可。”钟自奇坚定地说,这是新时代给烟花产业提出的新要求,也是烟花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