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人间四月天,草长莺飞。在荷花街道唐洲社区碧景湾小区,院内树木沙沙作响,落叶纷飞,突然一声鸟鸣传来,清脆动听。随后仿佛是哪个树梢上有两只小鸟在互动,“啾啾啁啁”声此起彼伏,坐在亭阁内的几位居民不由得引颈探寻。
声音从花树后的青石拱桥上传来,原来并非是两只小鸟在互动,而是一位六旬老人在吹口哨,其惟妙惟肖的口技表演,让人惊叹不已。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惊艳
老人口技模仿信手拈来
这位老人便是贝承文,家住碧景湾,已六十多岁。在他模仿了鸟叫声之后,杜鹃花盛开的灌木丛中,一些小鸟钻进钻出,隐隐有鸟声呢喃,遥相呼应。
“我刚刚表演的,是两只小鸟在求偶。”贝承文哈哈笑起来。他嘴唇一嘬,“叽叽”声就传了出来。贝承文说,这是雄鸟在展示自己,所以声音短促又带点“小勾”,为了吸引雌鸟的注意。随后他又表演出雌鸟的声音,说此时雌鸟是一种观望的态度,所以声音很轻柔,仅仅回应一下。
一边解释一边表演,贝承文的口技吸引了众多邻居过来欣赏。
“我给大家展示一个鸟中‘歌星’的歌喉吧!”贝承文清了清嗓子,用手指配合嘴唇,模仿起画眉鸟的声音来。据悉画眉鸟喜欢藏匿在杂草和树枝间,它的声音十分洪亮,是有名的鸟中“歌星”。在贝承文的表演中,画眉鸟声音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婉转多变,快叫时,声音似珠落玉盘清脆短促,慢叫时,声音悠扬婉转,极富韵味。
“太厉害了!”围观的人群发出了一声声惊叹。更令人惊讶的是,贝承文不仅仅会学鸟叫,还随意就来了一段牛羊同栏、猫狗打架的片段。听着这些片段,让人能想象到回到乡下老家,推开木栅门的那一瞬间。
看着贝承文的表演,有人出难题了,说年轻人的B-Box你会吗?没想到贝承文笑笑说:“那有什么难的。”他鼓起腮帮子,将两只手拍打自己的脸,很快就模仿出打鼓的声音,然后用嘴唇、舌头快速带出节奏感,发出“扑哧扑哧”的声音;配合着架子鼓的手势,用声带模仿打碟的声音,最后结尾阶段,他还做出吹小号的样子,来了一段小号模仿。
兴趣
热爱钻研大自然的声音
模仿什么就像什么,这是天生的还是后天的?贝承文说,他从小就非常喜爱大自然的声音,后来也花费了很多时间去研究和学习,因为表演口技需要充沛的肺活量,他还特别热衷于锻炼身体。所以他的口技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锻炼出来的。
“去乡下时我就会去农家羊圈、牛栏转转。”贝承文说,他会仔细分析牛、羊、猫、狗等是如何发声的,声音有什么特点。同样是“咩”的羊叫声,他知道老羊的声音非常低沉,小羊的声音则非常稚嫩;同样是“哞”的牛叫声,他能区分出黄牛和水牛有什么不同。
有次贝承文和朋友们下乡踏春,远远看到水田内躺着一头牛,他说自己不用手也能让牛起来,别人不信,他就在五十米处朝黄牛“哞”了一嗓子,那头牛立刻就起身了,转头朝他回应。朋友们这下信了,直言“你比牛还牛!”
为了学习鸟类的叫声,贝承文在家里养了小鸟,经常逗着小鸟叫,用心学习小鸟的声音。有意思的是,有时早上他路过新月半岛湿地公园,只要他用鸟叫声起个头,整个湿地公园的小鸟都被他带动,一起跟着叫,很多路人不可置信地看着他。
曾有邻居问“我能学吗?”,贝承文说学是很容易,学精学透却不容易,要坚持。为了模仿出画眉鸟声音的悠长婉转,他给自己做了个长久规划,早上起来就跑步,然后练太极、练气功或者扎马步,他还坚持下河冬泳上十年,是浏阳泳协的资深会员。
“练得久了,各种兴趣爱好都相辅相成了。”贝承文说,身体锻炼好了,口技就更加游刃有余;口技练好了,他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生活变充实快乐了,他于是牙口好、胃口好,身体倍棒,吃嘛嘛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