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遗落在车上物品,该付司机多少“送还费”?

2019-06-18 10:03:24 编辑:戴鹏
字号:
 
  滴滴公示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引热议
 
  打车时不小心将物品遗落在车上,司机是否有义务免费送回?失主应支付多少送还费用?这是不少市民曾遇到过的问题。
 
  近日,滴滴出行出台了国内首个《网约车物品遗失管理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下称《办法》),对客服协助的流程,乘客、司机的权利与义务方面作出明确规定。
 
  根据《办法》,乘客在要求司机归还遗失物品时,可能要协商支付合理费用。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周婷
 
  滴滴新规
 
  司机送还物品时乘客应支付合理费用
 
  据悉,这是国内网约车行业首个针对遗失物品的管理办法。公示期间,乘客、司机和公众可通过滴滴乘客端、司机端、官方微博、微信对意见征求稿提出意见与建议。
 
  滴滴出行公关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寻找一件遗失物品,客服平均需要拨打6通电话。沟通时常常会遇到需要协调双方的相互指责、相关人员不接电话、车内环境取证难等问题,出台相关措施,是为了规范与滴滴司机归还遗失物有关行为,减少纠纷。
 
  《办法》规定,在乘客无法自取物品时,可以与司机协商付费送回,费用可包括保管费、快递费、运输费,以及乘客承诺的送回奖励等。
 
  而如果通过协商无法解决,司机则应将遗失物品就近送至公安部门,方便乘客自取。如乘客遗失的是生鲜易腐物品,司机在联系乘客后超过24小时未领取的,司机有权自行处理物品。
 
  在物品价值分类方面,遗失物品价值大于等于2000元的为贵重物品。如遗失的为贵重物品,乘客应及时报警,警方立案后平台会配合警方调查。
 
  乘客说法
 
  愿意支付送还费,但费用多少应有一定标准
 
  “上次我的手机遗落在出租车上,联系对方帮忙送回,10分钟车程,他收了50元,虽然觉得收费过高,但也没办法。”市民许女士告诉记者,6月1日早上6点多,自己和家人乘出租车前往浏阳汽车西站,“下车不到一分钟,我们就发现有两人的手机落在了车上。”
 
  她急忙向路人借来手机,拨打自己的号码。拨号响了一声之后,电话就被人接起,确认手机在司机手上后,许女士连忙说,“辛苦您帮我们送过来一下,我们给您付路费。”
 
  约10分钟后,该司机就拿着手机到了下车地点,许女士掏出30元递到司机手上,并连连表示感谢,谁知对方却摆摆手,“30元少了,我们送东西都是一口价50元,何况你这还是两个手机呢。”
 
  “由于自己的疏忽,辛苦司机跑一趟,支付报酬是应该的。”但对于这个价格,许女士十分不认可,“送还的费用应该以路程远近为标准,而不应该是‘一口价’或根据财产贵重程度决定。”
 
  对此,市民陈先生也表示,在与司机沟通遗失物品的送还问题时,失主很容易陷入被动,“有一次我在外地把手机落在滴滴车上了,对方开价200元送回。”陈先生说,当时两方路程的打车费用约为20元,因此他当即表示可以自己过去拿,但对方却不同意,坚持要他支付保管费用,“最终我说要报警,他才说50元可以帮忙送回来。”
 
  记者采访发现,针对物品遗失,要求司机帮忙送回时,失主支付误工费或是路费已经成为共识,争论的焦点实际上在于支付的标准。市民普遍认为,相关费用应该要有规则参照,不能随便议价。也有少量市民认为,司机送回物品是义务,但其他乘客送回就另当别论了。
 
  行业声音
 
  对此暂无明确规定司乘可先行沟通好费用
 
  针对物品遗失引发的问题,昆明市早在2016年就发布明文规定:出租汽车驾驶员应乘客要求将遗失物品送达乘客指定地点的,可以按照双程打表费用与乘客约定运输费用,但不得以送还乘客的遗失物品为条件主动向乘客索要额外酬金。
 
  “目前公司暂时没有相关的具体规定,但是根据传统,物品遗失后,如果乘客选择自行上门领取,司机不应拒绝,一般而言,也不能收取保管、误工等费用。”对此,浏阳市强辉出租车公司负责人陈辉表示,如果需要司机送还,这意味着司机需要付出相应的成本,耽误正常运营,理应给予合理的补偿、奖励,因此乘客需支付相应费用,“通常根据路程远近决定,可以参考打表费用。”
 
  在他看来,出租车行业也可以建立有偿归还遗失物品制度,不仅可以促进司机和乘客的相互信任,还可以弥补司机的运营损失,鼓励积极归还乘客遗失物品,合情合理。
 
  不过针对“根据打表金额支付归还费用”这一说法,部分出租车司机认为,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争议。“比如从哪个位置开始计算打表,也是问题。”我市出租车司机何师傅说,这对于司机的诚实度和乘客的信任感都是考验。“因此乘客可以提前跟司机协商好送还费用,如果意见无法统一,可以自己前往领取。”
 
  何师傅认为,归还费用不能完全以路程为单一标准,在现实生活中,物品重要性、情形紧急程度、乘客态度等,可能也会影响司机预期的送还金额。“比如我们之前遇到过考生准考证掉在车上、残疾人把钱包遗落的,就会选择义务送回。”
 
  律师观点
 
  “拾金不昧、归还有偿”具有法律依据
 
  记者了解到,法律界此前有声音认为,物品遗失发生在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商家、平台和司机都有义务,履行对消费者的人身和财产的安全保障义务,提醒乘客妥善保管财产。这是否意味着司机要求支付遗失物品的送还费用没有法律依据?
 
  对此,本报法律顾问王洪流律师表示,乘客遗落在网约出租车上的物品是遗失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一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权利人领取遗失物时,应当向拾得人或者有关部门支付保管遗失物等支出的必要费用。
 
  也就是说,司机拾得物品后应当归还乘客,但如果司机在这一过程中付出了相应的费用,则司机有权要求乘客支付因保管物品而产生的合理费用。因此,司机向乘客收取因送还物品而产生的合理费用是合法的;不过,如果要求的费用过高且不合理,乘客可以拒付不合理的部分。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