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雨泽在认真阅读古文。 记者 张玲
不爱手机电脑,偏爱“之乎者也”
夏日蝉鸣,西湖山下一条清幽小巷,有童声响起:“此谓知本,此谓知之至也……”迎面而来一个10岁小姑娘,正捧着《大学》在阅读。她名叫何雨泽,这个小姑娘,既不爱看电视也不爱玩手机,而是热衷于背诵古代经典。
“我在网上得知一些文化景点,如果游客能够背诵《论语》,可以免费或者免排队。”何雨泽说,这个暑假,她给自己制定了一个小目标——背熟《论语》,将来去曲阜孔庙旅行时,在孔庙当众背诵。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张玲
10岁小学生爱背古代经典
文言文不仅难懂,还存在大量生僻字,阅读起来具有一定的门槛,然而10岁的何雨泽,却对文言文写就的古代经典有着浓厚兴趣。
“大约7岁时开始接触古代经典。”何雨泽的妈妈伍利霞说,女儿很小就跟她爸爸学打拳、游泳,身体素质非常好,2岁半就能游浏阳河了,可是夫妻俩担心孩子只懂“强身”而不懂“养性”会变得骄纵霸道,于是考虑教她阅读一些古代经典,陶冶情操。
为此,伍利霞为孩子挑选了儿童语音版《大学》,每天在家播放。为了引导孩子了解这些古代经典,伍利霞还鼓励女儿和她一起背诵。“有一天,语音正在播放,何雨泽脱口而出跟着背了起来,一字不差。”伍利霞非常高兴,发现女儿对古诗文的兴趣已经越来越浓厚。
面对晦涩的文言文时,何雨泽也有犯难的时候。在背诵《大学》第六章时,由于语句太拗口,她多次尝试,依旧没能背下来,自信心受到了打击,流下了伤心的眼泪。伍利霞则耐心引导,鼓励孩子与她一起背诵这一章节。
跨过了这道坎后,何雨泽对文言文已不再像当初那样畏惧。如今她已经通读了《大学》《中庸》等多部古代经典,并能背诵其中许多章节。
除了背诵,更看重从经典中汲取营养
虽然能背诵不少古代经典,但文中的意思孩子真的懂得吗?
何雨泽的爸爸何疆陵说,在鼓励女儿背诵的同时,他也会耐心为女儿讲解这些经典的意思,并教授女儿一些阅读文言文的技巧和常识。
“通过大量的背诵,更容易做到融会贯通。”何疆陵说,有次何雨泽阅读了刘禹锡的名篇《陋室铭》时,直接将文言文翻译成了白话文,其中的含义也八九不离十,让他颇为惊喜。
“除此之外,我更加看重的是女儿能否把这些古代经典所传递的正确价值观、为人处世的道理,践行在学习生活中。”何疆陵说,有次女儿把答应借给同学的物品落在了家里,她立即找老师联系了自己。“当时她电话里说,做人要言而有信,所以要我们把东西送到学校。”
在何雨泽的家里,记者看到了不少古代典籍,记者问何雨泽能看懂吗?何雨泽实诚地说,只能看懂大概,但是她乐于去探索这些古代经典所表达的意思,并享受从中领会的人生道理。
“古代圣贤告诉我们,真正的君子在周围没有人的时候也会严格要求自己。”何雨泽笑着说,因此暑假里爸妈忙时,她也会认真背诵古文,“听说去曲阜孔庙只要背出30条《论语》,可以免门票免排队呢,这个暑假我的目标就是背诵《论语》。”
特写
电视机闲置9年
父母用心陪伴孩子
走进何雨泽的家,只见偌大的电视机竟没有连接电源,伍利霞已经九年没用过了,“因为一家人都没有时间看,电视机就这么闲置下来。”
伍利霞说,女儿不爱玩电子产品得益于爸爸的陪伴,从孩子一岁多开始,丈夫就教她打拳、游泳,去户外运动。前阵子何雨泽参加“生存挑战赛”(浏阳日报小记者中心举办),高强度的活动下来,作为女孩子的何雨泽应付自如。
“何雨泽是我们的第一个孩子,当初我们第一次当父母时,对于如何教育孩子,我们仔细学习了一番,并进行了分工。爸爸教孩子体训,带她锻炼身体,我则教孩子古诗文,陶冶孩子情操。”伍利霞说,如今每年他们还会全家出游,带孩子“读万卷书,行万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