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减量两级回收,大围山镇垃圾分类减量见实效

2019-07-19 10:40:22 编辑:戴鹏
字号:
 
  浏阳日报讯(记者刘莎)“你们先坐,我去给你们泡茶。”7月18日,大围山镇政府,见有群众来访,工作人员罗剑锋招呼着人坐下后,便拿着茶杯到洗手台处,清洗干净后,再在杯子里泡上热腾腾的茶水。“尝尝,大围山的水泡的茶,味道好着呢。”
 
  环顾四周,只见办公室每个人座位上都有一个茶杯,茶几上更是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招待客人用的茶杯。“我们镇政府从去年年底倡导饮水要尽量使用玻璃杯等可多次循环使用的用具,从源头减少生活垃圾。这半年来,镇政府减少使用一次性纸杯6000余个。”大围山镇党委委员、组织委员张宋姣说。
 
  减少一次性纸杯使用,从源头减量生活垃圾,这只是大围山镇大力推进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一道缩影。村民从源头上对垃圾分类减量,农村生活垃圾资源化“两级回收”——保洁人员上门回收,各村集中二次细分后再由镇上统一处理,目前,大围山镇已经探索出了一条符合大围山镇实际、方式多样的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垃圾减量见到成效。
 
  大围山镇自2016年起开始推行垃圾分类。刚推动时,难度不小。为此,大围山镇创新性地要求各村成立环境卫生监督理事会,邀请村里德高望重的老人和热心村民作为成员,负责村民垃圾分类的指导与监督。“推进垃圾分类,要村民从思想上认可才行,然后才能有效指导监督村民做好垃圾分类。”上坪村工作人员文丰彩说。
 
  在上坪村垃圾分拣中心,玻璃类、塑料类、旧衣物类、纸板类……各种标注清晰的“资源”被分类码放。村里的保洁员廖光信正拿着火钳将刚收回的垃圾进行分拣。除了保洁员,廖光信还是上坪村环境卫生监督理事会成员。
 
  经过不间断宣传,上坪村的村民已对垃圾分类“门儿清”。“剩饭剩菜可以喂鸡喂鸭,瓜皮果壳可以沤在菜地里当肥料,纸壳、塑料瓶可以存放起来回收。”说起垃圾分类,村民张应田头头是道。
 
  “2017年6月我们村收集了垃圾6595公斤,去年6月收集垃圾3524公斤,较去年同期减少43.8%。而2018年,我们村收集了可回收垃圾1165公斤,还成功创建了‘长沙市垃圾分类示范村’。”文丰彩说。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