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赞,158个赞领500元会员卡;兑换,消费时需另外支付一半现金

2019-12-06 10:03:31 编辑:戴鹏
字号:
 
  消费者不满;商家致歉并公布后续处理方案
 
  部门:正在收集相关信息,将开展深入调查
 
  “朋友圈集赞即可领大礼……满158个赞可免费领取价值500元的洗衣管家会员卡一张。”近日,一则“集赞”可领大礼的消息火爆浏阳朋友圈,不少市民纷纷转发并邀请朋友点赞支持。
 
  然而,从12月3日开始,质疑声不断传出:会员卡只能用于支付一半金额……参与此次活动的消费者纷纷吐槽。
 
  这个“集赞”活动是否真实有效?微信“集赞”活动该如何监管?消费者利益如何保障?昨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谢鹏
 
  消费者
 
  集满158个赞,却换来一张“半价卡”
 
  近日,城区洗衣店1-800-DRYCLEAN洗衣管家在微信中推出了一个“集赞”活动:“转发集赞领大礼,满38个赞即可免费领取价值35元的洗鞋体验卡一张或品牌雨伞一把……满158个赞即可免费领取价值500元洗衣管家会员卡一张,此活动任意门店均可领取。活动有效期至12月15日。”
 
  该活动引发许多市民关注,并在朋友圈内迅速传播。
 
  “我原本不相信,但有朋友在12月2日咨询了该品牌的一家连锁店,被明确告知集赞不限名额,500元会员卡也没有任何限制,可随意消费。”得到肯定的回复后,市民潘女士也在12月2日17时56分在微信朋友圈转发了该信息,并邀请好友点赞。
 
  让潘女士没想到的是,她在12月3日集够158个赞到该品牌另一家连锁店兑换时,工作人员却换了个说法,“商家说会员卡不是无限制消费的,每次使用卡内金额只扣一半,自己要出一半的金额,和他们先前宣传的不一样。”
 
  遭遇同样情况的另一名市民还向记者提供了其在兑换时拍摄的视频。在视频中该洗衣店一名工作人员告知:并非完全免费,如果消费50元,需额外支付25元现金,再从会员卡内扣除25元。“不要搞哒,空路子,是个半价卡,洗件衣服自己要掏一半的钱。”“浏阳朋友圈不要转发他们家了,都是套路!”集赞活动的承诺“打了折扣”不能兑现,让不少参与活动的市民感觉到上当受骗。
 
  商家
 
  向消费者致歉,紧急叫停“集赞”活动
 
  12月5日,记者来到位于菊花石路的1-800-DRYCLEAN洗衣管家分公司,采访到了该店浏阳代理商李先生。
 
  “本次‘集赞’活动存在管理上的疏忽和漏洞,个别员工在向消费者做解释工作时传达信息有误,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为此我们向所有消费者致歉。”李先生说,他们制定活动内容时明确了会员卡通过1∶1消费的形式,让消费者领取后享受优惠。但由于管理疏忽等问题,导致发出去的活动消息并未进行详细说明,同时因前来兑奖的人数过多,门店工作人员也未一一进行解释说明。
 
  李先生说,他们与上海总部进行紧急商量后,决定提前于12月4日24时结束本次活动,并发布一份紧急公告。而在此时,他们已兑换500元会员卡超过了1000张。“对在12月4日24时前已办理集赞兑换的会员卡,将在12月15日前完成审核,此后无需按1∶1消费,可自由消费,无限制要求,有效期为一年。”李先生解释说,12月4日后,如已集满赞却未兑换或即将集满的市民,可先行前往各门店进行登记,“在登记结束后,我们会在12月15日前与总部协商出补偿方法,并一一通知并进行合理补偿。”
 
  同时,李先生表示,该活动进行至今从未以强行、诱导的方式收取消费者一分钱。
 
  部门
 
  收集相关信息将开展深入调查
 
  “目前我局也接到了市民对该商家的投诉,并拟介入进行深入调查。”昨日,市市场监管局网监合同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从法律层面上看,商家发布集赞活动,等于向社会发出一份要约,本质上属合同的一部分,而市民在集赞数达到后,属于完成了合同,但商家却随后进行变更,违背了协议内容,“作为活动的主办方,应当将规则表述明晰,对活动数额、时间进行界定。”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市场督管局正对此次事件进行相关信息收集,将介入展开调查,“一旦发现有违法违规行为,一律严肃处理!”
 
  同时,该负责人也提醒广大商家,近年来我市不少商家采取微信朋友圈“集赞”的方式来进行宣传,“商家在开展此类活动时,要切记对活动的具体细则进行规范、公示,不得带有欺骗性质,不得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商家如有开展活动的需求,应当到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材料备案、审查。”
 
  记者了解到,今年以来,市市场监管局已累计收到市民关于集赞兑换活动的投诉6起。“多是由于商家不兑现承诺,无意或刻意未对活动具体规则进行明晰所致。”工作人员介绍,市民今后如有遇到类似的消费问题,可直接拨打电话83628315进行咨询、投诉、举报,“我们将在受理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进行调查、处置。”
 
  律师说法
 
  保存证据可投诉
 
  “眼下网络营销监管的相关法律比较滞后。‘集赞’有风险,‘点赞’须谨慎。”本报法律顾问王洪流律师认为,通过微信发布不实信息、虚假宣传的行为已经触犯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目前流行的‘点赞送礼’是一种新的营销模式,但所有商业行为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商家的点赞送礼行为系民事要约,用户完成商家指定的行为,就表示合同已经成立并生效,商家必须依约履行,否则就属于违约行为。若商家拒不履行承诺,参与者应当保存好相关证据,到市场监管部门投诉,甚至可以选择到法院起诉。
 
  腾讯发布的《微信公众平台运营规范》明确,反对不正当利用微信公众号群发消息破坏用户体验的行为,特别是通过群发消息等手段强制或诱导用户分享至朋友圈的营销行为,“如果发现商家售卖假冒伪劣产品或涉及虚假信息可以举报。”
 
  此外,参与“集赞”活动时,活动的主办方最好是经过认证的官方公众号,对于个人的微信集赞活动要十分小心。据悉,目前微信对于以企业名义申请的公众号要求先经过工商等第三方资格认证,但对于个人申请的公众号却无法进行资格认证,使得一些不良商家钻了空子。
 
  分析
 
  “集赞”缘何火爆?
 
  为什么微信上的“点赞”更容易聚人气?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刘中良认为,相对于微博,微信是更为私密的网络社交圈。用户一般是通过手机通讯录、QQ通讯录等熟人关系网汇集朋友。再加上微信绑定手机,用户自然认为微信上的都是熟人,因此对熟人发送或转发的信息放松了警惕。
 
  此外,由于微信圈里都是熟人,能够召集出多少“赞”已经不仅取决于用户发送信息的价值,也可以看到用户的受欢迎程度。对于不少人来说,集“赞”是体现其个人魅力的绝佳机会,容易让人的理性放松。
 
下载时刻客户端浏览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