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非洲回国后开始“打摆子”,原是感染疟疾
浏阳日报讯(记者潘思荣)近年来,随着去国外务工、经商、旅游、求学的人增多,输入性疟疾病例也有所增加。28岁的浏阳小伙张豫(化名)去非洲务工回来后,就不幸“中招”。
去年,张豫从刚果(金)回到浏阳老家后,第5天便出现了头痛、发热等症状。以为是普通感冒,他便自行去药店买了感冒药和退烧药,服用后病情有所缓解。
然而,随后的8天时间里,张豫的病情反复,忽冷忽热“打摆子”,还出现了呕吐、肌肉酸痛、乏力等症状。到医院检查后,被确诊为疟疾。张豫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是在非洲工作时大意受到蚊虫叮咬,感染上了疟疾。
据了解,近几年浏阳相继出现过疟疾病例,主要来源是境外输入。那么,疟疾究竟是一种什么疾病?又该如何进行防治?4月26日是全国疟疾日,记者邀请了市疾控中心专家进行解答,揭开疟疾的“真面目”。
“疟疾,俗称‘打摆子’,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市疾控中心传染病防制科科长冯红介绍,疟疾多发于夏秋季节,发病的潜伏期一般约为9至14天,主要临床症状为畏寒、发热、出汗等,是一种传播性疾病。我省输入性疟疾主要为恶性疟和间日疟。
据了解,1990年浏阳市就达到疟疾消除标准,之后发现的均为输入性病例。
“浏阳有不少市民劳务输出到非洲,还有一些从境外来浏经商的人,所以每年都有输入性病例的发生。”冯红介绍,由于没有防疟疾的疫苗,在疟疾高发地务工的市民,一定要小心防蚊,回国后一旦出现发烧等症状,要尽快去医院治疗。
健康知识小课堂
出国如何防疟疾?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约有2.07亿疟疾病例,死亡人数达62.7万,大约93%的疟疾病例发生在非洲。那么,该如何预防疟疾呢?
市疾控中心专家表示,首先,出国前,要了解所去国家或地区的疟疾流行情况,也可到当地疾控中心了解疟疾的预防知识、常见症状等,提高防疟意识。
其次,在国外期间,尤其是非洲地区,要避免蚊虫叮咬,在居住地使用蚊帐、纱窗、纱门,外出时可穿长衣长裤、涂抹驱蚊剂等;如果感觉有发冷、发热、出汗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回国后,如果出现发热症状,应及时到县级以上医院就诊,并告知医生有出国史,可能患有疟疾。
辟谣求真
卡了鱼刺,喝口醋就行了?
4月25日中午,市民刘女士和朋友聚餐时,不小心被鱼刺卡住了喉咙。随后,她的朋友立马找来一瓶醋,颇有让她一口干了的架势。醋喝了大半瓶,可鱼刺仍卡在喉咙里。无奈,刘女士只能去医院就医,医生用镊子将鱼刺夹了出来。
对于鱼刺卡喉,民间流传用喝醋来解决的“偏方”,市中医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彭艺提醒:“这种方法不可取。”
她解释,醋不仅不能溶解鱼刺,还会刺激伤口,使喉部肌肉紧缩,让鱼刺扎得更深。同样,吞饭团也不可取,这样容易划伤咽喉部粘膜、食道。
正确的做法是,当鱼刺卡住喉咙时,先放松,然后用力咳嗽,将鱼刺咳出。如果不行,则应及时去医院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