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目标就是争取多帮扶几个特殊户子,助大家早日脱贫、早日实现人生梦想。”
休息时间,望着雏形初现的创业基地,林名长若有所思。
4月27日,大瑶镇老桂新村,因为一群人的进驻变得生机勃勃。领头的,是个特别的年轻人——衣服的两个袖管空了一大截的他,做起事来却毫不含糊,一担泥土在他的肩头被稳稳当当地运到了目的地。这个人,名叫林名长,是浏阳市凝馨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
“山上有果树,果树下养了鸡,栏里有猪,鱼塘里养了鱼,地里有蔬菜,去年就有了10万多元的收益……目前合作社流转的土地有100余亩,一期的养殖区有3个,种植区也有3个,后期的规划都做得很充足。只要大家跟着来,日子只有越过越好的道理!有信心没?”
“有!”趁着劳作歇气的功夫,林名长召集合作社的成员们开了个短会。大家或坐或站,高涨的情绪里满是期许——与其他的合作社不一样,26个成员中25人有着或轻或重的身体缺陷。在林名长的带领下,他们一点都不比别人差!
文/图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张迪
创业
“无手硬汉”,不服输的他成为了许多人心中的榜样
林名长(左)在创业基地给合伙人搭把手。
中等个头,思维敏捷,走路带风,做事更是一个词:敏捷。1982年出生的林名长,有着农村伢子的淳朴,更带着一股敢想敢做的冲劲。
“有想法,更能脚踏实地!”在大瑶镇,林名长是个小有名气的年轻人。可对于这份赞誉,他自己只有一句解释——“磨出来的!”2005年,由于一次意外事故,在广州务工的林名长双手手肘以下都被截肢。年纪轻轻就失去了双手,很长一段时间,林名长都无法面对这一现实。即使是夏天,他都会带着一件外套搭在手臂上,为的是遮掩那空荡荡的袖管。
“以前,别人聊及这个话题就像直接打了我的脸一样,让我觉得很难受。”有一次,林名长用来遮掩双手的衣服被人猛然抽掉了,他感到全身的血都往头上冲。看着他空荡荡的袖管,对方惊呆了,忙不迭地赔礼道歉,“遮遮掩掩不是办法,总要振作起来的。”
回到凝馨残疾人服务中心,林名长在办公桌上熟练地操作电脑,整理资料。
也许是天生不服输的性格,林名长开始与自己较劲。但凡别人能做的,他付出好几倍的时间精力也要做出来,不肯输给别人。2009年,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林名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在大瑶镇上开了一家打印店。因为生意不错,次年,林名长干脆将它升级成了一家广告公司。
“你吃不吃得消?”广告公司接的第一单业务是两块普通的标语牌。与打印店的业务不一样,广告设计的技术含量升级,顾客心存疑虑也是正常的。
“包您满意!”面对顾客疑惑的眼神,林名长的承诺掷地有声。反复设计、用最好的材料,令收到货的顾客十分满意。由此,林名长广告公司的名声慢慢传出去了。目前,他的广告公司已经有8个员工:“以前总想着,自己没了双手后,打工都不会有人要。现在还能为其他人提供工作岗位,真的是说明了‘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创业淘到第一桶金后,2016年,林名长自筹资金60余万元成立了浏阳市大瑶镇凝馨残疾人服务中心,免费为有需要的残疾人提供日间照料、技能培训、康复训练、就业指导、文化娱乐、心理咨询等服务。2020年,该服务中心惠及400多名会员,其中符合托养条件的残疾人达到96人,现接受日间照料的残疾人有55人。
抱团
带头致富,他有25个特殊合伙人
工人反映羊圈里有只羊“打喷嚏”,林名长在查看羊的情况。
“去年,出栏了12头猪、500只鸡,黄桃也第一次有了收获,收益多达10万元;今年呢,创业基地已经养了60只山羊、300只鸡、10只猪,几口鱼塘里分别养了鱼,地里种的是有机蔬菜……”
掰着手指头细算账,作为合作社的合伙人,苏友全的脸上乐开了花。对于跟着林名长一起办合作社这件事,苏友全与在场的合作社成员一个劲地表示“有奔头”:合作社中有25个成员,身体方面都有或多或少的缺陷。放在以前,出去找工作都是个难事;而现在,这山沟沟里的土里都可以刨出“金子”来——2019年,浏阳市凝馨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除了林名长外,这25个合伙人或是与他一样有着特殊经历,或是当地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家抱成一团,以土地、劳务等方式入股,变成了“股东”。不仅土地有租金,年底有分红,更重要的是在家门口就谋到了收入稳定的新工作。
“就像浏阳盛产的鞭炮,总要有人成为那根结鞭线,将单个的炮仗串起来,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说起为什么要牵头办合作社,林名长打了个通俗易懂的比喻。在他看来,自己在创业上积累了不少经验,这便是最大的“财富”。创业多年,他也受到了政府和社会的多方面关照,现在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来反哺社会也是理所当然的。2018年年底,林名长去走访一名残疾人朋友。家长里短间,朋友郁闷地表示:文化程度不高的自己加上身体不便,想要找份稳定的工作却处处吃闭门羹。随即,朋友问他,自己能不能去凝馨残疾人服务中心工作。
林名长(右)来到果园,了解黄桃树的生长情况。
“答应吧,那里的工作人员已经饱和了。不答应吧,他现在维持生计都是个难事。”面对朋友那恳切的眼神,林名长很为难,一时不知如何回复。为此,他将这个事记在了心中。不久,林名长外出时看到一家生态农业园经营得非常好,不仅发展了种养经济还能吸引游客,重要的是这个模式可以提供不少的就业岗位:“现在食品安全特别引人关注,生产绿色有机农产品,正是一条好路子呢。”
“这个需要投资很多钱吧?”“会不会费力不讨好?”心中一动的他马上和家人商量:自己的老家在大瑶镇老桂新村,那里山清水秀,搞生态养殖应该不成问题。土地不是问题,至于人嘛,完全可以优先残疾人和贫困户。想法提出来后,林名长更坚定了自己的想法:“第一次创业那么难都坚持下来了,何况现在是带着大家一起创业呢?”
“条件许可的可以出钱,条件有限的出力也行,不足的部分我来想办法。”几乎是一呼百应,听到林名长要带领特殊人群办合作社,一下就召集到了5个主要合伙人。经过几个月的精心筹备,浏阳市凝馨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成立。合伙人,从5个增加到25个,而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岗位。
“家门口打工,工资收入比较稳定不说,还能照顾家里。”加入合作社后,苏友全就从过去的“闷葫芦”变得开朗了。勤劳踏实的他成了合作社的管理员,对外与村民谈土地租赁协议,对内负责统筹管理。一年下来,他早已经走出了情绪的低谷期,“去年一年,我的工资、土地租金加上分红,收入就有8万元,比外出务工强多了!”
“他以前是那种连家里人都喊不动的人,还是林名长有办法!”黎舒科的性格一直十分内向,以前的他让家人伤透了脑筋。如今,却能挖土、种蔬菜、割草,状态完全像变了个人。
“我的目标就是争取多帮扶几个特殊户子,将大伙工资待遇提上去,助大家早日脱贫、早日实现人生梦想。”短会开完了,信心十足的林名长走向了种植基地。他的身后,栽的是真正的“摇钱树”——到了收获季节,这些油茶与黄桃可都是真金白银。
远处的山坡上,凝馨创业基地的牌子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
声音
年过五旬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贤柯腿脚不便又患有气管炎,年龄偏大的他外出务工无门。如今,他在浏阳市凝馨生态种养专业合作社打零工,一年工资性收入有1万多元,闲置多年的土地被开发,也为他带来了租金收入,“跟着他(林名长)边做边学,我们这些人都感觉自己有盼头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31岁的何昌提是大瑶镇南阳村人。2007年因为一次意外事故,他的皮肤烧伤面积达95%,再次找工作,成了他最头痛的问题。3年前,他走进了林名长的凝馨残疾人服务中心,第一次感受到了“被认可与被需要”。在服务中心的工疗间,有着身体缺陷的残疾人可以谈笑风生,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工作:捆花炮筒子、粘标签,“同样是残疾人,他(林名长)还能给我们提供一份工作。在我们心里,他是最好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