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这对夫妻真励志
逆境中开辟“甜蜜果园”,种出“甜蜜日子”
如今陈联武新增的23亩果园全部完成了移栽,图为4月初夫妇俩在果园里忙前忙后,脸上满是喜悦。记者罗方平
尽管腿脚行动不便,干不了重体力活,但4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陈联武还是选择发展果园,他说:“致富靠自己,不能躺在‘政策温床’上。”
虽然剪枝、除草等体力活一肩挑,空闲时间还要外出摆地摊,但36岁的刘玉秀仍然全力支持丈夫陈联武发展果园,她说:“只要肯吃苦,就会有收获。”
如今,陈联武一家6口的日子越过越甜蜜,他给果园取名“甜蜜果园”。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罗方平
遭遇意外妻子扛起整个家庭
近日,记者在浏东公路旁的“甜蜜果园”见到了陈联武夫妻。为了保证黄桃树的正常生长,他们俩正忙着疏果、剪枝。
陈联武夫妻是高坪镇杨潭村人。父母体弱多病,两个女儿还在读书,夫妻俩靠着打零工、摆地摊,撑起了整个家。眼看生活一天天好转,但2014年一次意外将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推入谷底。
这场意外中,陈联武腰椎粉碎性骨折,身体植入几块钢板,部分腿部神经受损,落下了肢体二级残疾。也是那一年,他们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
“看着她早出晚归务工、摆地摊,独自扛起了整个家庭,我心里很不是滋味。”谈起这些年来妻子刘玉秀的默默付出,陈联武红了眼眶。在床上静养1年多后,他就开始寻找适合自己的产业项目。
为了尽快脱贫,刘玉秀在花炮生产旺季,就一头扎进花炮厂,忙生产;花炮生产淡季,就去东区各农贸市场摆地摊卖服装。2016年,她一个人赚了3万多元。加上扶贫政策的支持,当年他们家顺利实现脱贫。
发展产业“甜蜜果园”很甜蜜
“我们离浏阳城区近,在水果销售方面有优势。发展水果种植如何?”经过反复思量,陈联武向妻子刘玉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两人一合计,觉得可行,就行动了起来。2018年年底,流转下来的12亩土地全部完成翻耕;2019年年初,从永州引进了沃柑、红心柚、黄桃等果苗陆续完成移栽。为了尽快掌握种植技术,陈联武主动在网上当起了“学徒”,只要有时间就学习果树种植技术。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陈联武在果园套种了甜瓜和西瓜,光这两样去年就赚了3万多元。”对于丈夫的“业绩”,刘玉秀的言语间满是自豪。
尝到甜头后,去年年底,陈联武有了扩大果园的想法。为了鼓励陈联武积极发展产业,杨潭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易武西成了他们家的“常客”,不但提供产业规划、政策支持,还在去年年底帮助陈联武申请到了价值1.2万元的产业帮扶肥料。
今年年初,陈联武新增的23亩果园全部完成移栽。新引进的血橙、柑苹、冰糖橙等特色水果成为果园一道风景线。因为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陈联武邀请附近10余户村民在果园务工,昔日的贫困户成了带动群众增收的“小老板”。
“这是血橙,维生素含量比较高,你可以多吃一点。”“这是柑苹树,明年就可以试果了,可以作为我们的特色产品来培养。”“西瓜、甜瓜、黄桃会在6、7月成熟,今年我们提前做准备。”……郁郁葱葱的果园里,不时传来陈联武和刘玉秀的甜蜜对话。
微评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
一场事故,让一个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陷入低谷,家里的顶梁柱无法从事重体力活。看着妻子艰辛地撑起这个家,陈联武腰椎有伤却脊梁不弯,不等不靠,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经营“甜蜜果园”,日子过得蒸蒸日上。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是陈联武一家的生动写照。生活以痛吻他,他没有怨天尤人,而是报以自强。夫妻俩瞄准水果种植产业说干就干,没有水果种植经验就从网上学习,没有树苗就从外地引进。扶贫干部及时提供政策支持、产业规划和扶贫肥料,陈联武一家脱贫致富的路上有了帮手,更有了底气。
作为脱贫主体,陈联武一家可贵的不仅是面对磨难的从容,还有昂扬向上的斗志。这种精神不但鼓舞着其他脱贫路上的群众,也是当今社会宝贵的正能量。如今,陈联武家的果园已经瓜果飘香,并正在逐步扩大规模,“甜蜜果园”有了奋斗的加持势必更加甜蜜。(刘谢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