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晓
劳动创造价值,劳动者最美。然而,长期以来,劳动者,特别是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付出了劳动,却拿不到应得的“血汗钱”,极大地损害了农民工的权益。
因而,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事关广大农民工切身利益,事关社会公平正义与社会和谐稳定。从这一点来讲,为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主持正义讨回血汗钱,这一行为值得点赞。
农民工容易被“欠薪”的原因之一是因为欠薪企业违法成本较低,一些企业负责人认为能够拖欠就拖欠,实在拖欠不过,只要补上就可以了,正是这样的心态让他们没有把农民工的工资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上。因此,通过专门性法规的方式,既是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权益画上了“硬杠杠”,也是增加违法成本的一种方式,让农民工真正“劳有所获”。
而今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就是这么一部专门性的法规,它将为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提供更多法律支撑。而目前最需要做的,就是推动条例更快落地见效、发挥法律效力,为农民工保驾护航。
因为,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是维护社会公平的“保护线”。劳有所得,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不管是谁,付出了劳动就该得到合理的报酬。但是仅靠道德的约束,难免还是会有人摒弃公序良俗,触及底线。所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的实施,是在法律层面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更是在法律层面维护了社会公平。
我们常说,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让治理农民工工资拖欠的专门法规发挥作用,就要让法律长出“牙齿”,持续加大治理力度,进一步提高违法成本,向社会公众传递“欠薪可耻,恶意欠薪有罪”的鲜明信号。
我们期待,法律更进一步发挥其应有的责任担当,化被动为主动,实现防患未然,筑牢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墙”,为农民工兄弟的血汗工资钱保驾护航,真正让人力成为最宝贵的社会财富,让人心成为最强劲的发展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