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之俭
我曾跟文联的同志讲,文艺界名家到了浏阳,我都要陪他们一起吃个饭。早两天,岳阳文艺研究所退休的国家一级导演彭自兴老师来了浏阳,他们叫我去陪彭老师一起吃午饭。彭老师是浏阳人,曾经担任浏阳花鼓剧团团长,他导演大小剧目近200个,全国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等国内戏曲界的最高奖励都拿了好多。他退休之后贡献余热为家乡排演的花鼓戏《胡子将军》,晋京、进疆演出,成为了新时期浏阳花鼓戏的经典之作。餐桌上,大家讲起文艺“岳家军”厉害,讲到岳阳党委政府的重视,很早就送作家们房子,书记市长经常参加他们文艺界的活动,我感觉这些都很重要,但不是问题的核心。考虑到彭老师是浏阳人,对浏阳和岳阳情况都很熟悉,我追问,你觉得文艺“岳家军”与浏阳最大的不同是什么,什么是岳家军的比较优势?
彭老师想了一下,他说岳阳文艺人有个特点,他们中间谁出了一个好作品,大家坐下来一起讨论,不讲好话,只挑刺,不留情面。大家一起帮助把这个作品完善好,让他更加完美。这些话在作者听起来其实并不好受,有些作者甚至“头昏脑胀”,甚至“怀疑人生”,但最后出来的作品,往往能够拿大奖。彭老师这话,让我突然有了感觉,我觉得,这个才是“岳家军”成功的真正秘诀。
上次高考对联出来之后,我建议诗词和楹联协会客观点评一下,特别是要讲不足,讲差距,不能只讲好话。事实上,省城高考对联出来之后,高下立马显现出来,浏阳对联格局不大,立意不高,甚至还有歧义,几乎没有让我眼前一亮的对联,不只是与这个千年古县有些不匹配,也与这个要创最佳楹联城市差距不小。协会同志告诉我说,圈子太小,大家都不敢批评,怕影响团结。也正是没有客观的批评,在写作者来说,也没有压力,看不到自己的不足,难得进步,长此以往,文艺何以进步。
同座的文联副主席也深有感慨,他说,之前某文艺创作单位请他为他们的作品写个评论,在说了大量表扬的话,结尾的地方稍微点了点作品的不足,结果引发“众怒”,从主管领导到节目负责人,再到普通文艺工作者,都不高兴。这个副主席笑着说,他们约稿最后连稿费都不愿意给了。
对照“岳家军”的辉煌,看看我们文艺的差距,想想我们文艺批评的环境,感慨万千。我看我们的问题关键就是没有好的文艺批评。而文艺批评的问题,关键还是没有一个好的氛围,听不进不同意见,所谓“欢迎批评指正”,就是请别人“表扬”,真要批评“指正”,小则不高兴,大则当场发飙。长此以往,文艺也就只能自娱自乐,自以为是,没有大的长进。这个问题要坚决改进,不然振兴文艺就是一句空话,攀登高峰也就无从谈起
由此,我想起曾国藩死后,左宗棠送曾国藩的一副对联: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对联的下联,完全可以作为文艺批评的指针,同心若金,指的是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愿望,就是繁荣浏阳的文艺,帮助大家提高,也就是我这个批评是从团结的愿望出发,批评者和被批评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攻错原意是指琢磨。《诗经·小雅·鹤鸣》:“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又:“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后来用“攻错”比喻借鉴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缺点。错:磨玉之石。攻:加工。也就是讲,加工宝玉,需要用石头去琢磨,这个“批评”当然会有不舒服,甚至很痛苦,但只有这样才能出好东西。曾国藩死的时候,左宗棠驻甘肃定西的安定大营,他给儿子写了一封长信,讲自己与曾国藩的关系和他的这副輓联,有两句话特别值得借鉴。一是“君臣朋友之间,居心宜直,用情宜厚”。一是“吾与侯(曾国藩是毅勇侯)所争者,国事兵略,非争权竞势(者可)比”。其实曾国藩的伟大,应该也有左宗棠的一份贡献,也正是左宗棠的多次“大骂”,客观上让曾国藩做得更好。其实文艺批评也是这么回事,真正的批评就是磨刀石,你想出好东西就要反复地“磨”。
对文艺批评而言,氛围需要营造,队伍尤其重要。当下最关键的就是做好两件事,造氛围,建队伍。在建队伍这块,我想借长沙市成立文艺评论家协会之际,抓好浏阳的文艺评论队伍建设,可以考虑先找几个骨干分子,成立一个小组。同时,要通过开辟版面,组织活动,把批评的活动搞起来,在活动中锻炼队伍,也通过队伍建设来增加活动的影响力。队伍建设与营造氛围互相促进,相得益彰,这样,浏阳的文艺评论和浏阳的文艺发展或许能够得到较大进展。浏阳文艺要攀高峰,才会真正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