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区角山镇旭东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邹启夫妻俩。
红网时刻 通讯员 李佳玲 敖文景 记者 王敏 衡阳报道
“来了,快进屋里坐!”“最近家里还有什么困难?”8月10日上午7时许,衡阳市石鼓区角山镇旭东村扶贫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邹启像往常一样,来到村里的贫困户肖文春家中走访,一见面,两人就像亲人一样热情地打着招呼。与此同时,在该村便民服务点内,妻子彭惠玲正在教工作人员整理电脑台账。
自2018年3月,33岁的邹启和妻子先后来到旭东村,夫妻俩“扶贫”又“扶智”,他们携手奋战于扶贫一线,在当地传为佳话。
夫唱妇随踏上扶贫路
2018年, 邹启接到石鼓区纪委监委的扶贫任务,需要一名年轻干部长期驻村在石鼓区旭东村扶贫队,当时孩子刚满一岁,有人劝他说:“家里的孩子还小,需要照顾,去那么艰苦的地方干啥?”可是邹启却说:“现在是国家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一直以来,我都有个心愿,让农村摆脱贫困,过上好日子,现在去驻村正是完成我心愿的好机会啊。”邹启二话没说来到旭东村,开始了他的“扶贫”生涯,随后,与他一起赴任的,还有他的妻子彭惠玲。
“他一天实在太忙了,很多时候晚上还开着电动车到处跑,我得过来照顾他。”彭惠玲说,她在市中心医院从事行政工作,她发觉,村里缺少一些青年力量,想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解决村里电子化办公难题。最终,经两人商量决定把一岁的孩子放在长沙老家,彭惠玲白天上班,晚上陪着丈夫东奔西跑,做了不少贫困户收集整理的工作。
说起快四岁的孩子,彭惠玲眼含泪水,很是想念,她说:“虽然村里的生活比较艰苦,陪着孩子的时间也很少,但是这份工作很有意义,驻村就是国家扶贫政策的具体实施者,我们就是来真真切切把国家政策落实好。”
齐心帮扶贫困户,留下佳话众人传
在贫困户杨水莲的养殖场,她刚给鸡喂完食后正在小憩。杨水莲曾是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前几年,由于丈夫生病欠30多万,独自一人抚养两个正在读书的孩子。在扶贫队的帮助下,杨水莲把屋后原本闲置的山林变成天然的养殖场,引进鸡仔喂养,去年增收7万余元,成功脱贫。目前,她养殖的3000只鸡即将出栏。
“第一次看到惠玲,我还以为是扶贫队新来的干部呢。这小两口,我们喜欢得很哦!”说起邹启夫妇,杨水莲满脸笑容,她说,邹启夫妇经常来家里看望她,刚开始帮她宣传扶贫政策,帮忙贷款养殖,找卖鸡的销路,夫妻俩脸上随时都是笑呵呵的,自己有什么心里话都愿意跟他们说。
不止是杨水莲一家,村里很多人都认识彭惠玲。那是因为彭惠玲在村里时间长,还经常跟着丈夫入户做工作。“希望能一起为大家做点啥,也是应该的。”彭惠玲说。
“妻子帮了我很大的忙。”邹启说,自己性格较为内向,跟村民交流起来有点困难,而妻子走哪都是一副笑脸,了解情况、化解矛盾之类的工作,彭惠玲反而更让村民乐于接受。就这样,完全没有农村工作经验的两个人,边做边学,互帮互助,一步步下来,各项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
胜利在望,全村225人成功脱贫
“驻村前,全村77户225人贫困户,目前,未脱贫只有3户6人,整村脱贫应该是很有希望的。”眼看这两年的辛苦就要开花结果,邹启和妻子喜上眉梢。他们的期待是有底气的:最新数据显示,旭东村完成村道硬化8000平方米,油化4500平方米。完成村民房屋提质改造16户,累计投入资金42万元。实施产业帮扶全覆盖,实现了旭东村贫困户累计增收约6万元,完成14户小额信贷入股分红,累计增收约4万元。村贫困户没有一户返贫。
“这两年,村里的变化太大了。”贫困户肖文春感慨不已。肖文春是重度残疾,家里两个儿子和残疾的妻子,生活很是拮据。在扶贫队的帮助下,家庭经营得有声有色,不仅养了20多头猪,承包了3亩的池塘养鱼,门前还种植了白菜、瓜类等应季农作物。“扶贫队帮了我们很多,送饲料、提供技术支持、找销路,家里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肖文春笑呵呵地说。
邹启说:“我们扶贫的重点工作是帮助因病致贫,因学致贫的家庭,精准扶贫,一在精,二在准,每户的情况各有不同,实现脱贫致富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因户施策。帮助因病致贫的家庭落实健康扶贫政策;帮助因残致贫的家庭提供合适的工作岗位;家中还有劳动力的帮助提升劳动技能,提供稳定的就业信息和机会……每项扶贫政策落实,扶贫工作队绝不能漏下一个人。”
“扶贫工作十分有意义,看到这些贫困户的日子越过越好,村里的变化越来越大,心里充满了成就感。”采访期间,邹启的电话响个不停。“危房改造正在建,申报一次性的就业补贴也还要抓紧,我得走了。”话音刚落,邹启站起身来,向着村子的另一头走去。紧紧跟在他身边的,还有他的妻子。
编辑:戴鹏
来源:红网时刻
本文为浏阳网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