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头“最美乡贤”候选人刘力争
作为一名乡村医生,刘力争42年来总是背着医药箱穿行在乡间小路上,为村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守护村民的健康。刘珂摄
他是乡村医生,42年来一直守护着村民的健康;他是调解员,处事公道,调解群众纠纷令人信服;他是义工,时常参加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的公益活动;他是移风易俗倡导者,父母过寿带头不办酒席……今年62岁的刘力争有着多重身份,最近,他又多了一个“头衔”:成为了致敬好人——2020首届“最美镇头人”评选活动中“最美乡贤”的候选人。
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何正章
疫情期间,他连续40多天挨家挨户测体温
11月5日中午,记者在镇头镇北星村卫生室见到了出诊归来的刘力争。身背药箱,行色匆匆,穿梭在乡间小路上,在北星村,大家都能第一时间认出这个背影——刘力争。
刘力争平时的主要工作是为村民提供农村常见病和多发病诊治、计划生育、孕产妇保健、老年人健康管理等公共卫生服务。从业42年来,他的脚步几乎踏遍了村里的每家每户。今年疫情期间,作为一名乡村医生,他更是全身心投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前线。
“从1月26日起,连续40多天没休息。”刘力争说。年初,北星村有七八十户从外地归来的村民,刘力争每天都要上门给他们测量、记录体温,并宣讲相关防护措施。
除了上户监测体温,他还要接诊普通病人。“每天早上八点出发,挨家挨户去测量体温,中午吃完饭又接着工作,直到下午两三点才能测完,之后再返回卫生室坐诊。”疫情期间,他经常在村卫生室和防疫检查的重点场所奔忙。
事实上,这并非他第一次参与抗疫。“2003年非典期间,镇政府在北星村路边设立了检测站,那时我也是作为工作人员负责给路过的司机测量体温。”刘力争说。
村民深夜突发冠心病,他踏雪出诊
从业四十余年,只要村民有需要,刘力争都是随叫随到。
十几年前的一件事,还记在很多人心里。一次冬夜,积雪未化,气温很低,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吵醒了沉睡的刘力争。开门一看,原来是同村雷公组的一户村民家出现了突发状况——一个60多岁的老人突发疾病,情况紧急。
“他家离我家有四五里路,当时没有车,我们只能打着手电筒走在只有1米多宽的小路上,地上的积雪还没有化,非常冷,路很难走。”刘力争介绍,之后他才了解到,原来当天老人的家人出现了意外,老人家受了刺激,冠心病发作了。然而,刘力争的药箱里没有治疗冠心病的相关药物,需要有人回卫生室取药,但对方家里接连遭遇变故,实在腾不开人手。“所以我赶紧回去取了药,又连夜送了过去。”等到老人服完药,情况稳定下来了,刘力争才回家。
“来回折腾了两次,回去后都天亮了。”刘力争表示,这种在深夜、恶劣天气下出诊的情况很普遍。“如2008年冰灾期间,照样正常出诊。”
除了为村民看病,刘力争还通过各种方式为村民服务。他处事公道,在当地很有名望,经常为村民调解纠纷,今年上半年他担任当地的微网格长以来,辖区21户村民未发生任何纠纷;他还十分关心五保户、贫困户,经常义务为他们测血糖、量血压、检查身体;同时,他还是北星村义工服务队的一名义工,经常参加关心关爱弱势群体的活动;他还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母亲80岁大寿、父亲90岁大寿,都没有请客收礼,只是一家人一起吃顿饭为父母庆生。
编辑:戴鹏
来源:浏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