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瓜丰收在望,却成“甜蜜负担”
签订保底回收合同,种下15亩八月瓜
签约公司倒闭,农户们愁销路
八月果还有十余天就要上市了,看着挂满枝头的果实,胡自明却发了愁。记者欧阳稳江
即将进入农历八月,又是一年中丰收的季节。此时,在高坪镇船仓村,一种长相奇特的果子悄悄地开始成熟了。
形状像香蕉,紫色的果皮裂开后便能看到软糯雪白的果肉。咬一口,香甜嫩滑,如吃了蜂蜜一般。除了当水果外,还有非常不错的药用价值——这便是有着“中华圣果”之称的八月瓜。
“果实还有十余天就要‘开炸’上市了,一旦成熟了就只能保存几天。”面对十余亩即将收获的八月瓜,胡自明、黄仁等五个农户却表示“瓜还没有开炸,自己要先爆炸了”。去年,他们与一家公司签订购买种苗保底回收果实的合同,可还未等到果树第一年挂果采收,该公司便倒闭了,预计产量可达1.5万斤的八月瓜一时之间成了“甜蜜负担”。浏阳市融媒体中心记者欧阳稳江
甜蜜创业
签下保底回收合同
公司承诺95%果苗成活率
高坪镇船仓村船仓组,因为远离集镇,让这个小山村多了几分静谧和悠然,加上水好、空气好,环境十分宜人。在村子的一处山坡下,远远地便看到占地数亩的藤蔓植物攀爬在瓜架上,一个个形状像香蕉的果实正在接受阳光的洗礼,这便是村民胡自明和邻居们种植的八月瓜。
“一亩田栽下200株种苗,我们五户人家一共买了3000株。今年是第一年挂果,预计每亩可以采收1000斤八月瓜……”顶着烈日,胡自明正在瓜架下除草。眼看还有十多天就要丰收了,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却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2020年3月,受疫情影响,无法外出工作的胡自明便和母亲商量,将家里的几亩田地利用起来种点什么。因为是第一次创业,谨慎的他找了几个邻居商量,还去了浏阳其他乡镇的八月瓜种植户家考察。多方打听后,胡自明和邻居们都觉得种植八月瓜的效益不错。
“统一购买他们的种苗,可以保底回收果实,大家都觉得这种产销方式很不错。”在经过几轮洽谈后,2020年3月,胡自明、黄仁等五人便与浏阳城区一家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合同。双方约定,胡自明等农户以25元每株的价格购买3000株果苗,除了签订保底回收合同外,该公司还承诺果苗成活率达到95%。
果苗买回来后,大家平地、搭架子、栽种,忙得不亦乐乎。按照约定,该公司还不时派技术人员上门指导。看着日渐茁壮的果苗,每个人心里都做着一个甜滋滋的丰收梦。
让胡自明没想到的是,该公司突然倒闭了,“前期包括种苗在内,每亩的成本花了一万多元。没有办法,只能继续种,不然所有的前期投入都打了水漂。”
丰收在望
销路成最大难题
1.5万斤八月瓜成“甜蜜负担”
“来,试一试,味道还是很好的。”随手摘了一颗有九成熟的八月瓜给记者,胡自明自己也拿了一颗尝起来。只见那紫色的果皮已经微微“裂开了嘴”,露出了绵软可人的果肉,咬一口,香甜滑嫩,清润芬芳。
胡自明一边品尝八月瓜,一边介绍八月瓜的特性。在人工种植以前,浏阳的山区亦有不少野生的八月瓜。因为味道不错,在山中劳作的人都喜欢摘一点填填肚子。自己种植后,他才知道,八月瓜有“中华圣果”之称,营养丰富,还有药用价值。而八月瓜除了生吃,还可以晒成八月瓜茶,果肉里面的籽则可以用来榨油。
“八月瓜一旦成熟,就不容易保存,正是这个特点让我们很犯愁。”一旁的黄仁表示,八月瓜顾名思义一般是在农历八月成熟,鲜食的八月瓜基本上会选择在九成熟的时候采摘。这个成熟度的八月瓜,果皮微微发软“开炸”,口感虽好却只能保存一两天。而成熟度没有那么高的八月瓜,存放在室内遮光的地方让其自然熟,待外皮发软即可取出食用,如果是冰箱冷藏则可以保存一个星期以上。
虽然离正式采摘还有十余天,可对于第一次种植且没有任何销售渠道的胡自明几人而言,这15亩八月瓜像一个“甜蜜负担”,让人烦恼。这几天,除了四处打听销路外,胡自明和黄仁等人还到处张贴广告,希望能通过零售卖掉一些。
“前期的投入加后期的管理,都费了很多的心思。总不能让它烂在地里,能卖多少是多少吧。”没有了保底回收这个保障,胡自明表示,自己现在正在想办法自救。如果你喜欢吃八月瓜,或是有相关的销售渠道,可以拨打胡自明的电话15116409656帮助他们。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本文链接:http://wap.lyrb.com.cn/content/2021/09/01/100993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