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IT高级工程师回乡当农民
2021-10-09 10:12:46 字号:

他说"农村有奔头、农业有甜头"

04版时政镇村-1.jpg

彭志刚正在采摘丝瓜,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记者许雅兰

人物名片:34岁,曾是湖南新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的高级工程师,今年4月份辞职回乡种地,流转了30余亩地种植蔬菜,计划将来扩大种植规模,实现温室大棚基本覆盖,组建合作社,发展精细化农业,打造自己的果蔬品牌。

感言:虽然很累,甚至有很多人不理解我,但投入田间的乐趣与幸福我感受得很真切,也不后悔做出这个选择。希望能靠自己的双手,在乡村振兴的路上闯出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浏阳日报讯(记者许雅兰)10月6日上午10点,烈日当空,官桥镇涧江河村的一处菜地里,彭志刚正在采摘新鲜的白丝瓜,虽然汗水沁湿了衬衫,但他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国庆假期,他的蔬菜基地又迎来一波销售高峰,共售出白丝瓜9700余斤。

在彭志刚家院子里,几名工人正用泡沫网套将新鲜白丝瓜包裹好,分一等品和普通品整齐装箱。这些丝瓜将运往长沙、湘潭等地的市场。

别看彭志刚干农活干净利落,其实他是个刚入行才半年的新农人。

今年34岁的彭志刚大学学的是计算机专业,曾在湖南新视电子技术有限公司任高级工程师,负责自动化设备导入等工作。今年4月,他毅然辞去工作,回乡流转了30余亩土地种植蔬菜,成了一名职业农民。

放弃光鲜的工作回乡种地?很多人都不理解,彭志刚却有自己的想法,“现在乡村振兴如火如荼,涧江河村正在打造‘果蔬小镇’,我认为回乡也能闯出光明的前景!”4月回乡,已不是早春,加上没有种植经验,刚开始彭志刚十分焦虑。

同村村民李孟其从事农业生产15年,种植经验丰富,也是长株边际新青农创业联盟的一员。为了学习种植技术,彭志刚虚心向李孟其“拜师学艺”。

在李孟其的指导下,他的第一批丝瓜于5月1日移栽。经过悉心培育,6月17日,丝瓜就挂果了,但前期产量并不高。

这是什么原因?彭志刚到处求解,向“老把式”请教、去外地学习、上网搜相关资料……沉下心勤学好问,他在病虫害防治、科学施肥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经验,并运用到实际中。

这个秋季,他的蔬菜喜获丰收。8月份,丝瓜的日产量稳定在2000斤到3000斤。截至目前,基地的苦瓜和丝瓜产量已超12万斤。

放下键盘,扛起锄头,彭志刚的生活愈发充实。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然后和工人们一起去基地采摘、管护,再配送新鲜蔬菜。半年的劳作,虽然晒黑了,手糙了,但每天心情愉悦,一身轻松,连颈椎病都痊愈了。丰硕的成果更印证了他返乡的初心,“如今在农村很有奔头,干农业也很有甜头。”

对于未来的发展,彭志刚制定了清晰的规划,“目前我们与步步高、盒马鲜生达成合作,明年计划加入社区团购,并组建合作社,扩大种植规模,丰富种植品类,实现温室大棚和智慧农业基本覆盖,争取打造自己的果蔬品牌,在乡村振兴的广袤蓝海里闯出新路子。”

特写

投入田间的乐趣与幸福感受得十分真切

除了爱钻研种植技术,彭志刚还经常帮农户销售蔬菜。7月底,国内疫情反弹,当时正值蔬菜的高产期,不少菜农的销路受阻,彭志刚便主动上户收购菜农的蔬菜,“尽量以高价收购蔬菜,不让大家受损失。”

彭志刚说,刚回乡时,很多人都投来了质疑的目光,甚至有些人还抱着“看笑话”的心态询问他的种植情况,但投入田间的乐趣与幸福,彭志刚感受得很真切。

“明年我希望打造一个专业的团队,招纳管理人才,朝着精细化农业路线发展。”彭志刚说,合作社的名称和商标他都想好了,明年要将种植规模扩大到100亩以上,除了现有的丝瓜和苦瓜,还要增加茄子、辣椒、圣女果等品类。

为了推动乡村振兴,鼓励彭志刚这类有想法、有干劲的青年能人回乡创业,今年,官桥镇出台了《关于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振兴工作实施方案》,通过实施乡村产业人才创业计划、乡村产业人才培优计划、乡村产业人才沃土计划,以一系列硬措施、真奖励,积极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入乡创业。

“我们当前正在考虑协助彭志刚申报新型职业农民评定,后续也会及时为这类乡村产业人才提供扶持帮助。”官桥镇农业农村办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浏阳日报

编辑:戴鹏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